海納百川》2024國民黨勝選結盟的先決條件:沒結盟沒提名(林忠山)

「藍白合」一直是2024熱門話題之一。(資料照合成)

人貴自知,又能識彼,才能勝算不殆。從2018及2022年九合一大選的國、民兩黨在直轄市、縣市長及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的得票率與當選席位,來做對比分析,發現2022年兩黨的整體表現,在首長部分是平手,而議員部分國民黨反是小輸。據此,在民進黨荒謬執政下,國民黨卻無法大幅獲勝,其中所存在的幽浮現象,就是選民投票行爲已出現「依黨不如依己」的投票價值,所厚植的是中間選民的基礎與移動空間。

這中間選民擴張的現象,從2016年到2022年的政黨認同度來看,民進黨的政黨認同是約從40%下降到26%,降了14%;而國民黨的政黨認同卻一直低迷在24%上下,顯示上述民進黨所降的14%是轉到中間選民部分了。所以總體而言,目前最大的投票部隊是在中間選民,已高達50%上下了,而民進黨還是最大黨(26%),國民黨是第二大黨(24%),鑑此,筆者大膽指出國民黨若無法做好結盟大多數在野勢力的工作,搶進中間選民的票倉,是無法在2024年獲勝的。也就是國民黨憑一黨之力是難有勝算的,這現象從2023年3月4日的南投立委補選,國民黨在自己執政優勢的選區吞敗,又是一大證明。

如表一所示,南投縣第二選區有4組數據,依時序(1)2023年的立委補選,(2)2022年縣長選舉,(3)2020年立委選舉及(4)2020年總統選舉。其中,國、民兩黨的得票情形,2020年立委與總統是同時投票,結果是國民黨贏立委,民進黨贏總統,選民投票行爲是出現分裂投票現象,是種候選人取向的投票,而非政黨取向。而2022年與2023年這兩黨選舉,僅事隔不到4個月,結果是國民黨贏了2022年的縣長選舉,而民進黨是贏了立委補選,可見選民投票行爲是分裂投票,依選民的自我選擇意識,而不依政黨取向來投票,使得候選人的人格特質、能力及形象之優劣卓越與否,成爲中間選民的投票重要考慮因素。

其次,爲釐清在短短4個月內,同一選區國民黨何以會由贏轉輸,且輸了有多麼嚴重。筆者就依立委補選的投票率46.35%來作爲兩次差距的比較標準,發現國民黨是減少了1.1萬票,而民進黨是增加了6千多票,這一局幾乎是崩潰式的落敗,在9萬票中,震盪數達1萬7千票,佔0.19%,如下圖所示。其落敗原因,就是中間選民高度對林明溱不買單,凸顯嚴重的提名不當現象。

綜上分析,2024年國民黨的勝利方程式,根本上就是要(1)抓緊中間選民的價值偏好,循中間選民的政策價值與思維脈動前進。(2)做好在野勢力的結盟工作,推舉出單一組正、副總統候選人,並在相互妥協禮讓的前提下,確保立法委員過半的目標。爲了成功做好這結盟的工作,國民黨務必要展現出包容尊重在野智能菁英的誠意,此誠意的策略應該就是未做好結盟,就不先提名,亦即「沒結盟,沒提名」。

爲有效營運這勝選方程式的兩大變項,筆者除主張「沒結盟沒提名」策略來結合在野勢力外,我們還需要採取「強化公民審議」策略的運作,期與中間選民作好無縫接軌的工作。這強化公民審議的策略,也就是在「既結盟又共同提名」原則下,善於運用時間與空間因素,來推動中間選民的參與及投入,達到提振參與、倡導、審議及促發支持的效果。

善用時間與空間因素之道,就是透過在共同提名的海選(也可視爲初選)程序,來達到公民審議的強化效果。基本上,海選程序的時間設計,要有3個月(大約在5、6、7月間進行),一啓動就是在參選了,並不含有競選空窗的現象。海選的空間設計,是先分區進行,再到全國;在分區設計,將依區域的生活、產能及發展特性來劃分,讓中間選民的政策價值,可循着分區特質的差異,有着高度參與及被尊重的感覺。

結盟海選的策略,先是來自於臺大盧信昌教授的倡導,其分區設計是分爲六區,筆者大體認同,具體的運用,依時空因素來海選,其順序是可由東、往南,再循序北上,故是(1)宜花東、高屏離島在5月間進行,(2)雲嘉南、中彰投在6月間進行,(3)桃竹苗、北北基在7月間進行。經歷這6場分區海選,最後複選出2組候選人到全國海選。至於全國海選旋在8月間舉行,並透過排綠民調來完成共同提名出總統候選人的工作,於此,該總統候選人就可依互補效益原則來指定副總統人選,完成提名作業。

在共同提名與分區海選過程中,所有中間選民的輿情對焦會投射在在野勢力的組合上,且會對所揭示的政策價值作較深度的審議。申言之,海選有吸睛、溝通及理性的審議效果,對抓緊中間選民的投票意願有極佳的引導效果。

(作者爲三民主義大同盟秘書長、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