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兆凡:如何在雞娃和佛系的二元陷阱裡,找到更可靠的育兒路?

你是不是也有過以下這些困擾:

孩子在公共場所發起脾氣來哭喊打滾,周圍的人都在看,你不想什麼都順着孩子,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就算威逼利誘把孩子弄回家,你知道這種情況還會再發生;

孩子一有機會就拿着電子產品不放,不願意主動讀些更有教育意義的書,總感覺在和孩子討價還價,要不斷提醒,要談條件,TA就不能自覺一些嗎?

孩子寫作業時不專心,慢慢吞吞,你一直盯着、訓斥着,但感覺越來越雞不動了,孩子睡得越來越晚,學習效果也並不好,搞得你和孩子都又生氣又無奈,你也很心疼孩子;

你覺得孩子粗心、有點懶、不主動、愛耍小聰明,老師也這麼說,但越是批評,孩子反而越是如此,繼續粗心、繼續懶、繼續不主動……難道孩子天生就這樣,沒法變好了嗎?

/Kim Salt/

作爲家長,我們都讀過一些文章,問過老師,你可能也問過學霸們的家長,但要麼是看了太多道理、知道卻做不到;要麼是學了太多技巧,場景千變萬化,經常不管用;再就是很難堅持,分分鐘就打回原形。

/ahra kwon/

但作爲教育工作者,我更理解教育其實萬變不離其宗,要想解決這些問題,不能總想着只讓孩子改變,關鍵還是改變家長的思維方式、溝通方式和具體決策。那怎麼改變呢?有幾個思路:

1、理解萬變不離其宗的那個“宗”,掌握最核心的一些【教育原則】。

2、反思自己的底層思維方式,學習【具體的、好的思維方法】,改變思維、纔可能真正改變選擇。

3、從【場景】入手,看到更好的說法和做法是什麼樣,跟着模版套路,從模仿開始,再到逐步自己改變。

4、連接更多的家長,依託社羣,建立自信,減少焦慮,不苛責孩子,也不苛責自己,耐心等待和觀察孩子的改變,也感激和看見自己作爲家長的成長。

從清華畢業後,我從事兒童創新教育領域超過10年,專業推廣批判性思維,有近2萬多成人和近萬孩子學習過課程,同時我也是一個男孩的媽媽,深知大家在育兒上的困擾和期待。

我提煉了家庭教育的關鍵點,結合批判性思維的方法,針對文章開頭孩子情緒失控、愛玩電子產品、做作業拖沓、性格特點固化的場景,和團隊夥伴研發了爲期5天的【C計劃育兒思辨共學營】。

營期包含課程、打卡、互動等,每天十分鐘學習,再參與社羣討論,相信你會發生關鍵的轉變。

/第一期思辨育兒共學營社羣陪伴/

瞭解課程具體內容

如何報名

歡迎掃碼參加第二期

《C計劃思辨育兒共學營》

課程說明

【營期時間】:2月26日~3月1日(2月25日截止報名)

【進羣時間】:2月26日當天統一邀請進微信羣共學

【參與方式】:C計劃思辨育兒共學營爲期5天,是微信社羣陪伴式學習,購買鏈接後請留意短信/微信信息,避免錯過課程顧問老師的添加哦。添加後,由顧問老師統一邀請進羣

【開營說明】:課程報名時間截止後,便不再招收新學員。開班名額、招收時間有限,建議儘早報名搶佔席位~

原價99元,限時折扣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