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日本對俄製裁的兩手策略(羅樂)

德國總理蕭茲(左)28日抵日本訪問,並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會談,聚焦俄烏衝突與中國挑戰等議題。(路透)

德國總理蕭茲去年12月上任後不到五個月,首次亞洲之行的訪問國家不是中國,而是日本,被德國政界視爲強烈的政治信號。

蕭茲公開表示,在歐洲正在發生俄烏戰爭的當下,德國尋求同日本的團結,「作爲德國總理訪問亞洲的第一個國家是日本,並非偶然。我們是價值觀上的夥伴。」他指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違反國際法和可怕的戰爭罪行,這場與日本共同討論的制裁俄羅斯決定,是包含日本在內的G7成員國所發出的明確信號,強調以此加強對俄羅斯的嚴懲。

與2014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後的情況相比,這次日本是制裁俄羅斯戰線的關鍵部分。在亞洲只有日本、韓國、新加坡加入制裁俄羅斯的行列,日本對俄羅斯煤炭實施了禁運。在對俄羅斯制裁上,東京的立場最接近歐洲。

但與德國一樣,日本在石油和天然氣進口上面臨挑戰。

日本號稱爲美國最忠實的亞洲盟友,在國際媒體上都能看到日本追隨美國製裁俄羅斯的種種舉措,岸田文雄一再公開宣佈追加對俄羅斯的制裁,與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當年的親俄路線迥異。而德國因爲過度依賴於俄羅斯的天然氣等能源,所以只能一邊制裁,一邊繼續向俄羅斯購買能源。相較之下,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日本在制裁俄羅斯方面比較配合美國,但觀其細節,其實日本並非毫無保留的支持美國,而德國或許正在逐漸往呼應美國的方向調整。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萩生田光一4月1日在閣僚會議後的記者會上表示,日方不會退出俄羅斯遠東地區薩哈林島的石油天然氣開發項目「薩哈林1號」和「薩哈林2號」,以及北極地區的液化天然氣(LNG)項目「Arctic LNG 2」。萩生田光一併表示,日本不會退出俄羅斯的石油和液化天然氣(LNG)開發項目,顯示出日本在能源安全與俄烏戰爭之間的制裁中,顧及國家的經濟利益而有所權衡。

萩生田光一針對有關日方持有權益的「薩哈林1號」和「薩哈林2號」指出,在能源價格飆升的情況下,可以比市場更便宜地採購到能源,他說:「這是一個對能源安全來說極爲重要的項目」。

英國、法國同樣有參與這項天然氣開發的項目,但是英國跟法國都因制裁俄羅斯而先後退出了,日本卻繼續保留參與。

另一方面,目前能源最依賴俄羅斯的德國,正在想盡辦法降低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甚至表態在2023年就將中止向俄羅斯採購天然氣。反觀日本一方面制裁,一方面卻不退出開發項目, 兩者之作爲足以顯示戰略與經濟的雙重顧慮之平衡差異。

由此可見,在新全球化的時代中,每一個國家的經濟合作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戰略上的顧慮是一個層面,然而經濟上的現實更是不容忽視的,任何一個號稱美國盟友的國家,都不可能單單因爲美國的戰略主導,就隨意的改弦易轍。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