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鍾再創新高 平均每人揹債27.4萬元

近八年國債鍾變化

財政部最新一期國債鍾統計出爐。截至5月10日,中央政府未償債餘額首度突破6.4兆元,連帶使平均每人負擔債務達27.4萬元的歷史新高水準。對此,財政部長莊翠雲強調,6月即會執行今年度1,150億元的償債計劃。

財政部16日晚間也緊急表示,將於17日償還480 億元短債,可讓平均每人負擔債務降回27.2萬元。

根據財政部最新數據,包括政府長期債務(1年期以上)餘額5.9938兆元、短債4,191億元、整體未償債餘額6.4128兆元、與平均每人負擔債務27.4萬元,四項數字全都創下歷史紀錄。且相較去年同期,政府總債務增加約700億元。

總統蔡英文執政八年期間,國債鍾平均每人負擔債務自24.2萬元一路攀升至27.4萬元,等於每人多背3.2萬元債務。但財政部強調,國債鍾包含短債,國際多是觀察長期債務比率,八年來臺灣長債比自33%降至26.35%的25年低點。

莊翠雲16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表示,每年第一季到5月通常是國債鍾高峰,因爲大額稅款通常要到5、6月纔會入庫,國庫如有資金需求即須透過短債因應,但等稅款進來後,會優先還債,國債鍾數字就會緩解、下降。

莊翠雲表示,相較去年同期,平均每人負擔債務確實多了2,000元,可是國債鍾基本上具有浮動、變動性,且財政部的政策就是優先還債,只要所得稅等大額稅款一入庫,就會馬上償債,讓數字下降。

她同時強調,目前政府長期債務比率(中央政府1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佔前3年GDP平均數比率)僅約26.35%,除了從2020年的30.1%每年持續下降,更遠低於法定上限40.6%,顯示政府財政情況良好。

至於立委也關心今年稅收是否再超徵,對此,莊翠雲表示,前四月實徵數表現確實超出目標,主要是去年財政部設算證交稅收的基礎日均量是3,500億元,但近期成交量都遠高於此,因此證交稅表現超出預期。

莊翠雲強調,整體稅收情況,仍要等5、6月營所稅和綜所稅申報完成,加上9月營所稅暫繳申報後纔會比較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