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碳權交易 最快明年中上架

環境部昨(15)日預告國內碳權交易管理辦法,推估時程,最快明年中首批國內碳權將可在臺灣碳交所上架,來源主要爲自願減量、抵換專案等兩大碳權專案。

隨着國際對於減碳的重視與發展,臺灣歷來共有三大碳權專案,從溫管法上路前的「先期專案」,到溫管法上路後的「抵換專案」,到氣候變遷因應法實施後的「自願減量專案」。

環境部官員指出,先期專案核發的碳權約仍有6,000萬噸左右,然而年代久遠,與現今國際對於碳權標準有一定程度落差,但企業界認爲,這些過去付出的努力不該被抹煞,因此環境部在訂定管理辦法時,仍納入先期專案碳權,但給予限縮。

先期專案碳權僅限採「協議交易」,不能採拍賣或定價交易,未來也不能進入碳交所買賣。官員表示,企業協議買進先期碳權,雖仍可用來抵碳費,但一定會打折,不會一比一扣抵。

抵換專案碳權則累計已核發約2,400萬噸,註銷近700萬噸,剩約1,700萬噸可使用,不過未來有多少會進入碳交所交易仍待觀察。包含臺積電等大廠,都曾提出抵換專案,並獲環境部核發碳權;自願減量專案纔剛上路,目前尚未核發額度。

環境部昨日預告辦法後,將有兩個月的預告期,也將召開研商會持續蒐集各界意見,最快明年2月後才能正式公告,若再加上碳交所繫統建置時間,最快可能要明年中才能在碳交所上架首批國內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