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已完全失控

作者:老古

就在昨天,知名零售品牌國美,出了一件大事。

10月15日,網傳截圖顯示,點開國美 APP“幸運大轉盤”抽獎頁面後,有彈窗提示驚現辱罵國美電器董長黃秀虹、創始人黃光裕的內容,指控其拖欠工資、拖欠貨款,“早晚得再進去蹲幾年”。

這一事件表明,國美已經徹底倒下了,以後商場再無國美。

經不少媒體記者實測後發現,“幸運大轉盤”抽獎入口位於“會員俱樂部”一欄,而當前關於“幸運抽獎 快樂翻倍”的原本頁面內容已全部丟失,進入後只有辱罵彈窗出現,點擊“確定”後仍反覆彈出。

這就不是某一位員工的留言,而是技術人員參與了這一事件,這隻能通過後臺進行修改的方式才能達成。

這表明,整個國美公司已經完全失控,員工已經徹底成爲了國美公司的對立面。

據國美中報顯示,2021年末,國美集團旗下尚有32278名員工。而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國美集團只有3609名員工。

近九成的員工,已經全部離職,國美這棵大樹,已經倒了。

一個體量如此龐大的企業倒下時,就是一場災難,往往還伴隨着供應商的損失和員工的損失,儘管國美現在還是一家上市企業,但現有企業的員工,可能都只是負責打掃戰場、處理後事的行政崗了。

業務體系已經崩塌,收入也是斷崖式下跌,據統計,國美零售上半年收入4.15億元,同比降96.57%。要知道,這可是一家零售企業,這個零售額,以國美龐大的體量來說,其實就是約等於零。

不管是員工、還是供貨商,都不可能再對企業寄以希望了。抽獎事件反應出來的只有一個現實,國美現在走到了最後一步。

接下來,只有一件事會發生,就是輿論旁觀國美一家中國商海中標誌性的企業的死亡。

黃光裕是國美的老闆,也是曾經叱吒中國商海的風雲人物。

他的出身與劉強東類似,也是從實體零售店起家,一步一步做成了零售業的大佬,甚至在國美輝煌時,劉強東還在讀大學呢。

1987年,國美以一家一百平方米的小店開始了其在中國商業史的傳奇史。

1995年國美開創了標準化可複製的家店連鎖經營模式,開創了家店零售連鎖經營模式的先河。

2004年,國美在香港成功上市,2009年國美更是入選了中國世界記錄協會,被評爲中國最大家店零售連鎖企業。

國美最輝煌的時候,在全國有3895家連鎖店,遍佈全國500多個城市,擁有2億多會員。

劉強東在北京中關村開的小店,則是在1998年。

和國美非常類似的企業蘇寧也是起步於1990年的一家家電小店。

中國這三大零售業的巨頭,都是發家於一個小小的店鋪。

有人說,國美之所以倒,是因爲黃光裕坐牢了。

2010年8月,黃光裕以非法經營罪,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判處6億罰金,並沒收財產2億。

這一事件,的確是國美倒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不管如何,失去了當家人、失去了一個在商海中豐富經驗的領頭人,肯定讓國美損失慘重。

但國美真正徹底倒下,則是源於黃光裕出獄後的各種騷操作。

2021年2月17日,國美創始人黃光裕出獄的第二天,他高調回歸國美,曾放言:“力爭用未來18個月的時間,使國美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

一個在牢裡呆了11年的人,一出來,馬上就重掌國美,馬上激進地推進各種線上的零售業務,並投入巨資進行徹底的轉型。

這種盲目的自信,徹底擊垮了本就生存艱難的國美。

黃光裕迴歸的2021年,國美零售的全年營收爲464.84億元,這一數字接近於黃光裕入獄的那一年,2008年,國美營收458.89億。

不同的是,2008年,國美盈利10.48億元;2021年,國美虧損47.7億元。

而在2022年,國美的銷售收入劇降,爲174.44億元,虧損則翻了四倍,達到199.56億元。

黃光裕出獄兩年,就把國美這點家底敗得差不多了,兩百億的虧損,放在阿里騰訊上,算不了什麼,但對國美這種傳統企業來說,那就是要了命了。

也就是說,黃光裕出獄後,親手把國美給掐死了。

這麼一個當年的創業英雄,卻在最爲關鍵的時候,犯下這種錯誤,真是讓人感慨。

黃光裕的盲目自信是擊倒國美的最後一槍,但即使沒有黃光裕,在這樣一個互聯網電商時代,以實體店零售爲核心業務的國美,倒下也是必然的。

蘇寧現在一樣活得很悲催。

蘇寧易購最近三年(2020-2022年)合計虧損額高達638億元,反映主業經營狀況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後淨利潤一欄更是不堪入目:從2014年開始,公司一直在虧損,從未盈利。

截止2022年,公司主業已經連續9年處於虧損狀態,前些年表面淨利潤的盈利不過是依靠甩賣阿里巴巴的股票等資產來粉飾太平。

蘇寧的主事者,現在也是一頭包,甚至自家孩子都開始賴帳了。

2023年2月,蘇寧老闆家的公子張康陽因未償還中國建設銀行超3億美元的欠款,遭到了對方在美國、意大利和香港三地的起訴。

哪怕蘇寧全面轉爲線上了,但是互聯網行業的全新玩法,並非蘇寧所擅長的商業操作,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這是新一代企業家才能玩得轉的,這些崛起於傳統行業的老闆,只能看個大概,其中的內核和操作手法,其實一竅不通。

他們去玩電商,結果是電商把他倆都玩死了。

劉強東雖然是崛起於傳統門店,但人家是人民大學的畢業生啊,也遠比他們要年輕得多,對於新時代的玩法,劉強東可比這二位強得多。

京東雖然沒有牛逼的互聯網打法,但穩打穩紮到現在,畢竟在中國市場存活下來了,並且佔據了中高端市場一塊不小的蛋糕。

這樣的情況,在國外是比較少見的,因爲國外的商業化進展沒有這麼快,企業往往能享受一段美好的黃金時光。

中國的商業進程,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這一代企業家剛剛完成企業佈局,超市纔剛剛全國普及呢,還沒等到這些企業家好好享受巨頭的紅利,全新的電商玩法又來了。

超常速度的發展,讓企業家的學習速度和進化都完全跟不上。不僅是他們,就連馬雲和蔡崇信,在移動電商時代都面臨着巨大的衝擊,他們都對自己的能力開始懷疑。

因爲阿里巴巴的各條戰線上,幾乎都遇到了強大的對手,當下的阿里正在進行組織變革,全力突圍,什麼活99的目標,還能活十年就算是不錯的。

企業更新迭代的超常速度,反映了過往三十多年,中國企業變化的超常速度,也是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一個必然結果。

企業之間最終競爭的就是自己在不同領域中的比較優勢,能否保持這種優勢,纔是一個企業在市場中活下去、持續發展的基礎。

這一基礎本質上由企業家的才能和企業業務的護城河決定。

企業家的才能不夠,就無法在快速迭代的時代,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黃光裕坐牢了十幾年後,居然敢出來與阿里拼多多京東們拼電商市場,這是對自己的競爭優勢完全不瞭解、過於自信的表現。

企業沒有建立起護城河,也是一個關鍵要素。

在不少消費品行業,企業的壽命更長,就是因爲品牌的力量成爲了有效的護城河,消費者長久對一個品牌的信任,是很難被消除的。

但零售行業不具備這種特性,人們要買的是家電,在哪裡買,根本不重要。所以海爾、格力等系列家電品牌的穩定性更強,而零售企業的護城河明顯不夠。

這是行業的屬性,這一行業屬性決定着企業很難穿越週期。

國美的崛起,是中國商業繁榮的開始,他見證了一個時代,如今他的落幕,讓人不勝唏噓,黃光裕在我心裡,依然是中國商業史上的英雄,是他第一個推出了退貨模式,是他第一個發動了家電市場的價格戰,是他創造了家電連鎖這一行業。

這些創新,都增加了消費者的利益,促進了中國商業的發展。

在落幕之際,我依然希望他能妥善解決好員工和供貨商的問題,不要讓自己從商業英雄墮落成爲老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