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遠征緬甸的親身紀實——在原始森林裡艱苦行軍 (十)

可是,盟軍部隊從南姆加出發的情報,給日方知道了,敵人即以一師團以上兵力,組成快速部隊,由緬西入印度,循曼尼浦爾公路,竄至由薩地雅通東巴基斯坦的鐵道線上,企圖切斷雷多至加爾各答的鐵道交通。在此情勢上,史迪威以後方受到嚴重威脅,即向重慶告急,請求派隊增援。

我大本營接到電報後即派駐滇西之方天部五十四軍空運入印,該軍轄闕漢騫之十四師,潘裕昆之五十師,鄭廷峰之一九八師,這個部隊早在第一期緬甸作戰時,開到滇南,再又由昆明移防滇西,不過那時軍長是黃維,他並因所部駐昆明之關係,一度任昆明防守司令之職。

飛越喜馬拉雅駝峰

該軍的先行部隊爲潘裕昆的五十師,由雲南楚雄機場空運,每機戴40人,限3天運送完畢,從楚雄起飛,到印度東不東馬機場着陸,僅需5小時,但須越過喜馬拉雅山的駝峰。

飛機在中國境內的高空,是一直向上爬的,但過了駝峰,又一直向下飛,成爲一弧形的飛行線。五十四軍於奉到開印的命令後,即行淘汰老弱,不足之數,立就滇西國軍各部隊中,選拔優秀士兵補充,全師按美國編制補足缺額,所有重武器,騾馬及行車鍋竈等均留在國內,僅帶輕武器出發。

潘師長行前,曾飛往重慶請示,由軍長方天帶同晉見蔣委員長,這一次無非是叮囑勉勵一番,要他們努力殺敵,爲國爭光。他在重慶逗留2天,回到昆明後,得悉所部已全部運竟,即由昆專機逕飛印度,主持一切。

當中國援軍先頭部隊抵達印度東不東馬西南飛機場着陸之消息傳到東京後,日本軍部對攻入印度,企圖切斷盟軍後路之計劃,復又變更,並令已進入印境之部隊,迅即後撤,以防意外。至此,印度東部情勢又告穩定,盟軍又照舊向緬境進軍。

當五十師部隊到達印度時,全體官兵原來服裝及各式公文箱等,全部拋棄燒燬,從新裝備,原有槍械武器,全部繳銷,一律改裝美製步槍。此外美方另配噴火器及四二重迫砲,這種砲相當於四五六溜彈砲的威力,爆破殺傷力特別強大。

因爲印東我後方情勢較好,故潘部到印一個月後,十四師闕漢騫才繼續空運,但一九八師鄭廷峰部,始終留駐滇西未動。不久,方天升任宋希濂之十一集團軍副總司令,五十四軍以留在滇西之一九八師爲基幹,更另配屬兩個師,重新成立,並調升入印之十四師師長闕漢騫爲軍長,十四師師長,另以該師副師長龍天武升充。

當國軍在印度駐防時期,差不多所有官兵都遊歷過一處與中印文化史上最有關係的名勝,這個地方,就是雅加省會南十多裡之中國古代所謂「西天樂園」,唐玄奘(唐僧)法師,曾至此地取經,爲最早溝通中印文化的地方。

唐三藏(玄奘)在那裡讀經、習字、浴室的地方,迄今仍保存完好,風景優美,堪稱聖地。在這附近,有許多菩提樹,每一樹葉之上,均有佛像,真是極造化之妙。直到現在,還有近十個山東籍的和尚在那裡修行呢!

當新一軍從南姆加出發後,雷多公路即趕速修築,這條路從印度雷多到達緬甸畹町,在畹町與我之滇緬公路及緬甸公路相合,成一三叉形。這條路築成後,初名雷多公路,繼又改名史迪威公路,以紀念史氏功勳。旋以此路是打垮緬境日軍的軍運大動脈,行將以此爲勝利基線,打到東京去會師,故又改名爲「東京公路」。

新一軍進入緬境,被日寇阻擋於孟拱河谷之線,戰事成膠着狀態,進展爲難,史迪威爲謀求打開此一僵局,特想出一個史無前例之軍事行動,以求打到日軍心臟,使其無法立足於緬北要衝,然後使新一軍順利前進。

一日,他突然召集潘裕昆、胡素兩師長到指揮部,密授命令,要藩、胡兩師,各選派一團精幹官兵編成突擊縱隊,交其指揮,另派定美軍一營隨同行動。

史氏復召集該縱隊團營長及美軍營長,面授機宜,只告訴他們按照指定方向,向緬甸前進,逢山過山,遇水渡水,中途不得拍發電報與後方聯絡,等到發現敵人,或到達市鎮,即予突擊,那時即發電向史氏報告,另候指示。

當時,各部隊長都莫名其妙,不明此行任務爲何?即遵照命令出發,糊糊塗塗的照着指北針方向進行,途經野人山,但非昔日第五軍所走的那條崎嶇荒蠻的老路線,所走的是野人山較平坦的地區。

拂曉出擊佔領機場

在那原始森林裡行軍20多天,一日在一個黃昏時候,突然聽到前有火車行走的聲音,大家當時又驚又喜:「竟然到了緬北的鐵道線上」!當天,深恐敵人稍加發覺,大家警覺起來,縮進森林中隱蔽着,照着指北針及時間推測,斷定這個地方是密支那無疑,於是,全體準備猛烈之突擊,以謀求達成戰果。

待至次日拂曉,全體向距離密支那十餘里之飛機場猛烈進擊,實行佔領,把密支那機場佔領完畢,即發電向史迪威報告,當由史氏命令潘師長裕昆率所部留印兩個團,空運到達,加以援助,以求擴大戰果。(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