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大飛機基金來了 產業效應幾何?

《科創板日報》6月16日訊(記者 敖瑾)大飛機基礎研究聯合基金來了。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簽署合作協議,共同設立大基金基礎研究聯合基金。

據介紹,該基金聚焦大飛機領域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圍繞大飛機長期面臨的安全可靠、綠色環保、智能高效、經濟便捷等發展需要,支撐開展基礎性、前瞻性和創新性研究。目前基金具體規模未知。

有投資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從目前的公開信息看,該基金主要聚焦大飛機相關的科研成果轉化,支持核心的前沿項目及技術。”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在航空科學領域此前已有類似的基金設立,包括航空科學基金等。

據中國航空研究院官網信息,航空科學基金成立於1985年,是航空工業開展基礎研究的主渠道之一,支持項目包括自由探索類項目、 重點實驗室類項目和重點基金項目等。該基金由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直接出資。

研報資料顯示,大飛機產業鏈主要由機體制造、動力裝置、機載系統、零部件、原材料等部分組成。動力裝置目前主要由國外企業配套;機載系統則因爲高利潤,吸引了衆多企業入局。零部件包括鍛鑄件、標準件、電子元器件等;原材料方面則包括鋁合金、複合材料、鈦合金、高強度鋼等。

中國民航大學航空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中國能夠自給的部件價值佔大飛機總體的比例還不夠高,特別是航空發動機葉片等材料和技術缺乏,突破這些瓶頸將是批量生產、交付和成本控制的關鍵,因此製造方需要儘快突破核心技術和材料壁壘。

國產大飛機近年來的發展也在帶動這一領域創業投資的熱度,不過,市場化機構此前在這一領域的投入空間較小,這主要是由中國商飛供應商實力所決定。據官網信息,中國商飛的I類供應商共40家,但背景多爲國資、外資或合資,純民營企業較少。

而像江蘇精新航空有限公司等爲數不多的民企,從公開資料來看,亦未進行過對外的股權融資。

不過,當前各地搶抓民用航空產業發展機遇的大背景,將爲社會資本參與該領域創造更多機會。上述投資人士表示,“近兩年往後,社會資金會有越來越多機會加入到民用航空領域的產業發展。”

對於當前大飛機基礎研究聯合基金的設立,上述投資人士表示,基金投資或仍然會聚焦在科研院所等研究項目的出資,因此對廣泛市場來說直接支持不大,“但相關促進效應可能外溢,大飛機產業鏈條較長,基金對整個產業的提振效應會因此一圈圈向外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