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小學堂/俄撤銷批准「全面禁止核試條約」 核試成普亭戰爭籌碼

俄國十月廿五日在一場戰略核嚇阻戰力演訓中,發射亞爾斯(Yars)洲際彈道飛彈。(歐新社)

俄羅斯總統普亭十一月二日簽署國會兩院通過的法案,俄國正式撤銷批准「全面禁止核子試爆條約」(CTBT)。該條約於一九九六年通過,現獲一八七國簽署,其中一七七國立法批准,但由於美中俄等擁核武國家拒絕批准,條約未達生效條件。即便如此,CTBT的設立使核武測試成爲國際禁忌,一九九○年代後僅北韓仍曾實施核試爆。

俄羅斯今夏已將部分短程核武,移至毗鄰烏克蘭的盟邦白俄羅斯。圖爲俄國總統普亭。(美聯社)

CTBT 目標是終結核武

路透報導,CTBT禁止在世界各地進行一切核武測試爆炸等核爆,其條約前言闡明減少並在最終去除核武的目標,希望透過此條約來限制核武的發展和品質提升,終止新型先進核武的開發,構成各方面核武裁減、阻止核武擴散的有效措施。

簽署CTBT的一八七國中,俄國是一九九六年的首批簽署國,而在普亭首次出任總統的半年後,俄國國會於二○○○年六月批准該約。隨着俄國撤回批准,全球擁有核武的九國中,僅英國和法國簽署且批准CTBT,美國、中國大陸、俄國和以色列皆簽署但不批准,印度、巴基斯坦和北韓未簽署且未批准。

CTBT雖獲許多國家批准,若要正式生效,須經該條約附件二所列的四十四國皆簽署且批准,這包括九個前述核武國家,和其他卅五個擁有核電和核研究反應爐的國家。

既然如此,當前CTBT是否形同具文?其實不然。路透指出,CTBT實質上創造了拒絕核武測試的準則。一九九○年代後,除了北韓就不曾再有國家從事核武試爆。北韓近期的六次核測試中,最近一次發生在二○一七年;北韓也就其被禁止的核武和彈道飛彈項目,正受到聯合國制裁。

國際監測 揪核爆聲響落塵

美國非營利民間組織「武器管制協會」指出,自從CTBT議定並開放國家簽署以來,核武測試已然成爲一種禁忌。倫敦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擴散及核子政策主任哈里斯(Matthew Harries)也表示,CTBT儘管尚未正式生效,依然是「非常有效的協定」。

CTBT的驗證體系包括一套國際監測系統(IMS),即由世界各地的觀察設施所構成的網路,能夠偵測核爆的聲響和相關地震活動或輻射落塵。該監測系統完成時,將在八十九個國家有三二一座監控站和十六座實驗室,其中約九成設施現已設置完成並運作當中。

但在十月五日,普亭表態俄國應撤銷批准CTBT,藉此和美國對此條約的立場對等。同月稍晚,俄國下議院「國家院」迅速起草撤銷批准該條約的法案並通過,接着上議院「聯邦院」也繼而通過。該法案最後送交普亭簽署,確認俄方撤回批准CTBT。

替代核試 各國採電腦模擬

香港「南華早報」指出,根據「維也納條約法公約」(VCLT),國家間條約簽署國即使在條約未生效時,仍要遵守其規定。各擁核國爲了在不實施全面核試下,確保核軍火庫的效能和安全,多仰賴高效電腦模擬,結合對核武器進行實驗室規模的測試。這些替代方式雖爲其核武信賴度提供一定信心,但純就技術面上,全面核試仍能產生更佳評估。

俄國表示,撤銷批准CTBT不等於宣佈有意再實施自從一九九○年後就中止的核武測試,除非美國測試核武,俄方不會有同樣動作。但撤銷之舉形同打開門道,爲俄國可合法核試鋪路,部分安全分析師認爲如今俄國核試可能性增加。普亭日後若面臨俄烏戰局急轉直下,將可用核武測試的選項嚇阻西方。

普亭二月亦曾宣佈暫停參與「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該條約是俄美之間碩果僅存的核軍備條約,限制雙方的戰略彈頭數量。普亭在今年稍早,也已宣佈在盟邦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飛彈,而白俄毗鄰的正是和俄軍交戰中的烏克蘭。

全球核試爆 美俄佔8成 製表/羅方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