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睽違13個月 日3月PPI首見年增

根據日本官方12日最新經濟數據,日本3月躉售批發價格,出現一年多以來,首次年增率成長。倘若漲價壓力無法順利轉嫁給下游,除將縮減日企獲利空間外,同時也會形成通貨膨漲。

不過市場分析,跟美國比起來,日本根本不算有什麼通膨壓力。反之,日本要擔心的是,疫苗接種率太慢,疫情無法平息下,民衆消費縮手,國內內需市場將繼續受到影響

日本銀行12日公佈,衡量日企相間相互取得商品服務價格指數(CGPI),也就是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繼2月份下降0.6%之後,3月上漲1%。同時,這也是13個月以來,第一次出現增加現象,也就是2020年元月以來,單月漲幅最大,並超乎市場普遍預期成長值0.5%。

細看這份PPI報告有色金屬商品價格大漲29%是主要推手,石油產品煤炭燃料價格上漲9.8%,也有一定貢獻度國際大宗物資價格正在上揚,也推升日企成本增加

若與2月相比,3月PPI則上漲0.8%,也創下自2019年10月以來最大漲幅。日本央行補充,全球大宗物資價格上升,主要是由於美國與中國大陸景氣復甦所推升的,並不是日本國內內反彈所致。因此,如果說價格水平已完全迴歸至疫前,現在還爲時已早。

受益於強勁出口表現,日本景氣也漸有起色。但疫情未來走向,也將決定經濟成長強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