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潮品”如何邁向中高端(人民時評)

(原標題:國貨“潮品”如何邁向中高端(人民時評))

持續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降低企業維權成本,才能讓更多企業願意在高端化上多投入

加強科技創新,加大品牌建設力度,更加註重質量和安全

國潮風化妝品吸引消費者駐足,國產彩妝產品受到青睞,同仁堂、片仔癀等老字號推出護膚新品……前不久,第二十八屆中國美容博覽會在上海落幕,國產美妝產品頗受歡迎。參觀者感慨:“國貨美妝存在感更強了。”

國產品牌已成爲美妝行業的一道亮麗風景。數據顯示,2023年國產品牌化妝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1.2%,市場份額達50.4%,首超外資品牌。近年來,消費者對美妝產品消費更理性,不再一味追求“洋品牌”,而是關注產品本身。不少企業捕捉到消費升級需求,針對本土消費特點,推出特色產品。電子商務、直播帶貨等新的購物方式,也讓許多國貨進入人們的視野。在這種背景下,不少國產美妝產品抓住了市場機遇,脫穎而出。

不只是美妝產品,汽車、無人機、服飾、食品等國貨“潮品”也紛紛“出圈”。《2024國貨消費觀察》顯示,相比2020年同期,今年生產國潮產品的品牌數量同比增長超3倍,商品種類提升超5倍,越來越多高品質、高價值的國貨品牌和產品受到關注。也應看到,我國是品牌大國,還不是品牌強國。目前,國內不少產品市場份額很大一部分仍被外資品牌佔據,尤其是中高端品牌。培育更多國產高端品牌,還需凝聚力量、久久爲功。

品質是品牌的根基,高端品牌一定要擁有高端品質。高品質工業產品往往依託於高科技。依靠科技創新,在研發上下功夫,堅定走品質升級之路,企業才能不斷邁向中高端。比如,美妝產品研發生產涉及化學化工、生命科學、皮膚醫學、生物技術、醫藥工程等諸多專業。緊緊圍繞消費者需求,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優化產品成分、提升質量,才能贏得消費者認可。研發的根本在於人才。實踐中,一些企業注重引入高層次人才,成立研發創新中心,有力推動了技術迭代和產品升級。

“酒香也怕巷子深”,更加重視品牌建設,品牌影響力才能進一步提升。一些發達國家的知名品牌歷史久、營銷能力強、國際化程度高,值得國內企業借鑑。新穎時尚的設計、科學精準的推廣,都能增加品牌知名度。比如,雲南白藥等企業發揮中華老字號優勢,推出一批國潮風外包裝設計的產品,受到市場好評。

品牌建設不易,持續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降低企業維權成本,才能讓更多企業願意在高端化上多投入。強化監管,對生產和經營假冒僞劣產品商家加大處罰力度,讓從業者有敬畏之心,方能在規範市場競爭秩序與保護消費者權益間形成良性循環。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開展中國品牌創建行動,保護髮展中華老字號,提升自主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率先在化妝品、服裝、家紡、電子產品等消費品領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着眼未來,隨着我國中等收入羣體不斷擴大,消費者的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國貨“潮品”的市場空間將會越來越大。加強科技創新,加大品牌建設力度,更加註重質量和安全,更多國貨“潮品”必能打好高端牌,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藍海。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24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