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改革5案吵甚麼?黃𬀩瀚解讀關鍵:國會權力極大化

2024年5月17日,立法院大亂鬥。(路透社)

立法院會昨處理國會改革法案,朝野立委上演肉搏戰,主要爭論的「國會改革五大法案」爲《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等修法,藍白合推版本增訂藐視國會罪、立委調查聽證權、也要總統國情報告即時詢答;綠營則堅稱修法過程沒有充分討論,更批在野黨不當擴張立法院權力。媒體人黃𬀩瀚指出,這五大法案會讓國會權力極大化,若通過後新內閣的閣員都要遵守,狀況會非常不一樣。

朝野立委昨爲國會改革法案上演表決大戰,在議場爆發全武行。對於五大法案的內容及後續影響,媒體人黃𬀩瀚昨在政論節目《關鍵時刻》一一說明。

黃𬀩瀚指出,「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藍白共提的法案,要求每年2月1日前送書面報告,3月1日前要到立院報告,採即時詢答,但這會讓將卸任的立委看過報告後就離開國會,時間有一點問題,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認爲,總統國情報告後要即時詢答是違憲。

「立法院調查權、聽證權」,黃𬀩瀚解釋,民進黨認爲已經有司法、監察院了,這是把國會的權力極大化。

第三個「藐視國會罪」,黃𬀩瀚直言,這是最大的癥結點,以後官員在立法院詢答時,若跟立委脣槍舌劍,就有可能觸犯藐視國會罪,但還需要經過立委提議、表決才成立,若被定罪會有刑責和罰款。

黃𬀩瀚續指,第四個是「強化人事同意權」,現在立法院已經有考試院、監察院、NCC的人事同意權,但通過後每個提名人都要寫問卷、報告。

第五個「立法院正副院長記名投票」,黃𬀩瀚則說,這是最沒有爭議的一點,不知道民進黨爲甚麼反對,因爲地方議會已經實施記名投票,但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稱這會違憲。

黃𬀩瀚說,這五個法案一共六十幾條條文,但只有國民黨、民衆黨聯合提出的版本,民進黨雖有提案但沒有排入、被司法委員會封殺,所以17日才只有表決國民黨版本。若國會改革法案都通過,5月20日新的內閣閣員都要適用新的辦法,狀況會非常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