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會衝突看出「關鍵改變」 洪孟楷曝國會改革最大意義

立法院會17日處理國會改革法案,朝野衝突不斷。(資料照/杜宜諳攝)

立法院17日舉行院會,針對藍白陣營所提國會改革法案進行表決,爆發全武行。對此,國民黨立委洪孟楷透露,他近日被民衆問及「國會改革很重要嗎?」他則以「讓好人越好、對壞人更壞」闡述背後意義,並喊話要讓制度更加公平正義。洪孟楷也表示,民進黨當天製造數波大沖突仍無法阻止會議的進行,「這份改變,絕對難得」。

洪孟楷昨(19)日在臉書提到,近日有些民衆遇到他,比出大大的贊支持或關心身體有沒有受傷,但也有人不解,到底在打什麼?爲什麼要修國會五法?國會改革很重要嗎?洪孟楷對此表示,「讓好人越好、對壞人更壞!」就是推動國會改革的意義。洪孟楷強調,過去8年社會對於行政機關內的好人保護太少,對於惡意說謊、知法弄法玩法的壞人縱容,所以不公不義就會產生,國會改革的重點不在立院擴權,而是讓代表人民的國會能夠加強行政機關的約束力。

洪孟楷進一步說道,高端股價、疫苗採購、光電圖利、爐渣弊端、黑心快篩放水、進口雞蛋採購疑雲等相關爭議事件,哪一件能有結果?沒有調查權的國會,就是隻能被動接收行政機關給的資料,一紙公文封存三十年、一句沒有開會紀錄,當人民連知的權利都被沒收的時候,就是需要自救的時刻。國會改革也能成爲願意做事的文官的保障,讓政務官的官威官樣不予無限擴大。

此外,洪孟楷說過去曾有745天不願面對民衆及媒體的總統,現在的賴清德總統當選人,也曾有擔任市長卻不進議會備詢的劣跡,當國家發生重大事件,總統總是拔草測風向時,這是領導者的逃避,也是責任政治所不應發生的事,神隱如果是目前憲政體制下總統慣用的手段,國會就該立法讓總統每年來立院向人民報告,面對人民、也纔是面對民意。

「民主是比人頭,但民進黨的民主,偏偏是都要以民進黨的爲主」。洪孟楷感嘆表示,民進黨只要表決會輸,就動用暴力、衝突,來癱瘓議事,但他直言,暴力不能掩蓋事實的真相,也不能阻礙改革的進步,且國會改革不是藍白改革,法案通過後,民進黨的立委一樣有這些權力能夠對付傲慢的官員,他也希望未來國民黨有機會執政,而執政後官員一樣要受到國會改革後的加強力道監督。

洪孟楷強調,用打的試圖癱瘓議事,民進黨不是第一次做,上週五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但不同的是,當天是極少數民進黨用盡全黨團之力,製造九波大沖突,卻無法阻止會議的進行,沒有照着他們的意思走,「這份改變,絕對難得」。洪孟楷直言,這顯然是非常害怕國會改革的力量,也就是宣告任何政黨都無法以一黨獨大的方式包庇弊案及貪污無能,「所以爲何要推動國會改革,因爲要讓臺灣的政治環境更好,要讓制度更加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