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定古蹟 政治意味濃

文史達人張哲生細談中山堂之於臺北意義。(劉宗龍攝)

去年被列爲國定古蹟臺北市中山堂,從日治時期就矗立在市區中心,伴人們走過悠悠歲月。從小在臺北西區長大的文史達人張哲生表示,對許多老臺北人來說,中山堂是不少童年回憶的場景,像是看電影畢業典禮等,都在這裡發生,而中山堂本身建築也反映臺灣歷史

臺北市中山堂前稱「臺北公會堂」,落成於1936年,由日治時期總督府營繕課長井手薰設計,是民衆集會場所。張哲生表示,日治時期曾有一家臺灣日日新報社,爲紀念創立滿40週年,特別贈送離報社不遠的中山堂一具天體觀測鏡,政府便在中山堂南側屋頂上安置器材,併成立臺北公會堂天文臺,讓民衆能自由進出觀察星象

張哲生表示,當年中山堂可說是相當新潮的建築,以歐風爲主要建築風格,但內部構造卻又融合中東日式建築特色。在臺北東區都還滿是稻田時,三層樓高的中山堂廣受人民喜愛,但基層民衆能自由進出的場所,卻因日本戰敗後,將受降典禮舉行在中山堂,而讓中山堂在往後成爲政治意味濃厚的精神象徵,「臺北公會堂」的名稱也成爲大衆現在熟知的「中山堂」。

張哲生表示,爲何蔣中正每年都選在中山堂露臺發表就職演說?爲何許多老軍人都會在中山堂舉行結婚典禮?就是因爲受降典禮在中山堂舉辦,讓它成爲國民政府眼中相當重要的地標。中山堂也在那時成爲人民登記才能進出的建築,或是要持有表演票券才能踏入的殿堂

中山堂近年因古蹟認定而逐漸成爲活用古蹟,任何民衆都能踏進中山堂欣賞飽含歷史意義的建築角落。張哲生的父親軍公教人員,在1960年代受政府照顧,不時有中山堂電影招待券,年幼的張哲生也在中山堂看了一場又一場的電影、表演。

張哲生回憶,至今讓他最難忘的是一場日本劇團來臺演出的真人舞臺劇,劇團在割得一條條的布幕後播放影片演員隱身在幕後,隨着影片情節突然從幕後衝出來表演,再隨情節隱身在幕後,震撼刺激效果堪比VR,在年僅10歲的他心中,留下最深刻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