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兼二顧」抓豬瘟還抓毒品!海關查獲郵包運毒年增11倍

海關今年前4月查獲郵包運毒量,是去年同期增11倍多。(圖/記者李毓康攝、示意圖

記者吳靜君臺北報導

海關不只抓豬瘟,連查獲毒品也具有成效,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今年前4月查獲郵包及函件僞裝方式夾毒品有97件,重量共計112公斤;較去年同期查獲的重量大增11倍。

關務署表示,爲了落實新世代反毒策略,海關持續加強國際郵包的邊境查緝量能,配合臺灣高等檢察署執行「安居緝毒方案」,與檢警調海巡憲兵機關積極合作打擊毒品犯罪

關務署說,包括基隆關、臺北關、臺中關、及高雄關今年前4月查獲郵包郵件,僞裝和函件夾帶毒品97件,共計112.37公斤,相較於去年同期64件、重量合計10.21公斤,所查獲的件數和量暴增。且毒品來源包含荷蘭加拿大日本德國巴西秘魯馬來西亞緬甸印尼等地區。查獲的毒品有包括古柯鹼、大麻麥角二乙胺(LSD)及MDMA(搖頭丸)、K他命、甲基安非他命、氯乙基卡西酮、氟硝西泮「FM2」等。

關務署表示,所抓獲的郵包運毒,歐美的大部分是以大麻爲主;而東南亞則是K他命較多。官員表示,海關查驗來自世界各國的郵包,尤其來自高危險地淤的郵件,如果是夾帶毒品,即嚴格執行以拉曼光譜儀、毒品試劑快篩檢測,或交由法務調查局檢驗,經分析成分後,就與國內外執法單位情資交流,打擊毒品犯罪。

而較明顯的案例,像是去年臺北關9月查緝加拿大內涵大麻主要成分四氫大麻酚(THC)的軟糖2包、電子煙油2支,共計94公克的國際快捷郵包;另外,來自加拿大進口快遞貨物,罕見以尿布等家用品夾藏大麻花6.787公斤。關務署分析,今年因爲臺灣防止非洲豬瘟,對於郵包查緝的強度增加,使得不只查獲不少豬瘟違法情形,連同毒品查緝也有明顯的成效。另外,關務署也觀察到,現有越來越多人以虛擬貨幣進行毒品交易,成爲買賣毒品的新興管道

根據毒品防制條例規範,製造、販賣、運輸二級毒品者,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罰金1,000萬元以下的罰金;而經民衆舉發而緝獲的毒品案件檢舉人最高也可獲得1,000萬元的檢舉獎金。關務署強調,許多民衆心存僥倖,認爲海關現在重點在抓豬瘟,但其實海關全部都會查緝,民衆不要以身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