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辣椒入菜「不怕蘇丹紅」 農糧署:自制辣醬只要簡單3步驟

▲農糧署教戰自制辣椒醬只要簡單3步驟。(圖/翻攝農糧署臉書)

記者楊惠琪/臺北報導

今年3月從中國進口的辣椒粉,陸續被驗出含有致癌的蘇丹紅,引爆一連串食安風暴,學校營養午餐也下達「禁粉令」,一時之前,消費者「聞椒色變」。農業部農糧署在臉書粉專建議,喜歡吃辣的消費者,可以選購國產辣椒入菜,或自制辣椒醬,只要簡單3步驟就完成,也不用擔心會有其他有害添加物。

農糧署表示,國產辣椒品種衆多,最常見就是號稱本土最辣的朝天椒,以及細長的長辣椒兩種,產地在嘉義、南投、高雄、屏東、花蓮和臺東等,全年均可生產,又以春夏產量最多。購買時要挑選表面飽滿光滑、有硬實感,蒂頭呈鮮綠色,果實無病蟲害、斑點及腐敗現象。

自制辣椒醬之前,要先備妥長辣椒150公克、朝天椒1至2根、小魚乾適量、蒜頭適量,豆鼓1大匙,沙拉油150 c.c.、米酒30 c.c.。

接着只要簡單3步驟就可以輕鬆完成,農糧署教戰,首先,先把辣椒及蒜仁切末、小魚乾泡水變軟切碎;第二個步驟是冷鍋下油豆鼓煸香,再依序放入小魚乾及蒜末炒香;最後放入辣椒小火炒軟,起鍋前倒入米酒拌勻。

農糧署指出,辣椒其實是富含營養的辛香料,含有維生素、胡蘿蔔素、礦物質等營養,而辣椒中所含辣椒素爲辣味來源,能刺激唾液分泌,加快血液循環與胃腸蠕動,因此吃辣容易發汗、發熱,其辣椒素主要存在於內部的白色胎座,去除胎座及種子就能減輕辣度。

▲自制辣椒醬所需材料與步驟 。(圖/記者楊惠琪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