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招商引資 整治“內卷式”競爭

霍啓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提到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時說,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對此,全國人大代表、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啓剛表示,“內卷式”競爭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全方位、多層次和長期性的。他建議,重點關注供應鏈金融安全、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合法合規運營、產品質量安全、規範地方政府招商引資行爲等領域,開展整治“內卷式”競爭專項行動。

霍啓剛分析認爲,“內卷式”競爭是企業爲了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無序擴張產能,進行零和甚至負和博弈,導致出現劣幣驅除良幣現象,行業長期處於微利虧損狀態,低價劣質產品充斥市場,影響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從特徵來看,“內卷式”競爭由同質化競爭、低價競爭、低質量競爭爲主導,業內存在模仿剽竊行爲,行業層面產能利用率低下和產能過剩現象突出;部分龍頭企業、平臺企業依靠自身壟斷優勢壓縮上下游企業利潤。企業爲了存活,壓縮必要生產成本、降低產品質量;部分地方政府開展招商引資大戰,對經營主體獲取土地、資金等各類要素作出過度承諾,在市場準入方面提供特殊待遇,擾亂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內卷式’競爭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全方位、多層次和長期性的。”霍啓剛建議,開展整治“內卷式”競爭專項行動,重點關注供應鏈金融安全、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合法合規運營、產品質量安全、規範地方政府招商引資行爲等領域,鼓勵和引導同業協會發揮作用,在行業內部通過自組織的方式,遏制惡性競爭行爲。發揮各行業“鏈長”、“鏈主”企業的資源配置能力和標準引領作用,以高質量、標準化爲目標,提升供應鏈建設管理水平,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良性生態,帶動產業鏈供應鏈價值能級提升。優化地方政績考覈體系,依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長效合理的經濟發展政策。支持企業通過產業鏈、供應鏈、行業協會、商會等形式,探索“抱團出海”模式。

在供應鏈治理方面,霍啓剛建議,參考國際經驗,根據國內實際情況進行供應鏈立法,防範供應鏈企業的用工風險、環境風險,要求企業對其供應鏈的社會、環境責任進行審查。就供應鏈立法與治理問題與美國、歐盟、東盟、“一帶一路”國家、金磚國家建立常態溝通機制,增進供應鏈安全法規理解和互鑑。參與國際供應鏈安全規則制定,有效維護中國供應鏈海外權益。

制定統一的供應鏈管理標準。在部分重點行業,由工信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牽頭制定供應鏈管理標準,涵蓋原材料採購、生產流程、質量檢測、物流配送等環節,減少企業間因標準不統一而產生的無序競爭。完善供應鏈金融治理。優化供應鏈金融服務,支持構建以核心企業、各級供應商、金融機構爲主體的數字化供應鏈金融平臺,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立法規範產業鏈鏈條內部應收賬款回籠的合理期限,嚴防核心企業利用供應鏈金融業務加劇上下游賬款拖欠。以部分重點行業爲試點,探索實施行業應收賬款回籠期限最低要求,回款期限不能超過最低時限要求。

文/本報記者董鑫

攝影/本報記者崔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