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正國中與社區連結推動創新教育 翻轉早期偏校刻板印象

臺中市大里區光正國中推動創新教育,「光啓尬電正學堂-光正之星」教案結合社區,帶領孩子走出課堂學習,近期入選「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獎項,翻轉早期「歹學生」印象。(潘虹恩攝)

臺中市大里區光正國中推動創新教育,「光啓尬電正學堂-光正之星」教案結合社區,帶領孩子走出課堂學習,學童利用解謎瞭解地方故事。(光正國中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臺中市大里區光正國中屬於工業區旁的「偏區」學校,早期民衆印象停留於「歹囡仔」,多年來光正國中推動閱讀、創新教育,其中「光啓尬電正學堂-光正之星」教案結合社區,帶領孩子走出課堂學習,近期入選「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獎項,成功翻轉早期負面印象。

臺中市大里區光正國中位於工業區旁,屬於教育優先區,校內有42%學生來自單親、隔代、外配家庭。早期家長多無暇顧及孩子學習,學生學習意願低,過去被民衆視爲「歹囡仔(壞孩子)」的學校。校方10多年前推動閱讀,近年開始推動創新教育,結合社區設計「光啓尬電正學堂-光正之星」教案,去年獲得教育卓越金質獎,近期也從全國347組團隊中入選「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獎項。

光正國中國文科老師林威宇說明,課程分爲解謎、自然探索、藝術與國際等面向進行發想。解謎與社區人文史地結合帶領學生走讀認識地方;自然探索帶領學生觀察社區市場塑膠袋運用頻繁情形,帶領學生髮想解方,併到市場宣導減塑;藝術方面學生思考海洋受到塑膠污染,把學校運動會的創意進場結合減塑議題表演;國際則察覺工業區外籍移工多,探究移工的權利與人權議題。

林威宇指出,該課程規畫整年學年課程,由校內6位老師共備,每週固定一節課程進行,目前已推動進入第4年。學生最大的反饋是,課程學習不是侷限在課本上的知識,而是能和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並利用科技資訊的運用取得更大的學習資源。

光正國中校長張祥宜表示,學校在多位老師共同努力下,從難教的山腳偏校,成爲愈來愈多孩子跨區到校就讀的選擇,非常不容易。未來學校會持續努力,幫助孩子透過課程找到自己、看見自己,成爲自己在發光也能照亮他人的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