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茅,又“崩”了
去年,專家說光伏行業已經進入底部了。然而,專家的話尚餘音繞樑,今年的光伏行業就深不見底。
這不,有光伏茅之稱的隆基綠能(601012.SH)又大跌了。6月6日,隆基綠能大跌超6個點。6月7日延續了跌勢,收盤後隆基綠能市值僅爲1268.6億元。曾經到過5500億元高峰的光伏茅,市值已少了4000多億元。
直接導致本次下跌的原因,是關於一則傳言:隆基綠能在馬來西亞的光伏組件廠將從本週開始逐步關停,越南電池片工廠的五條產線已經全部停工。隨後,隆基綠能也做出了迴應。隆基綠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對外聲稱,傳言不實。他說:“受大環境影響,東南亞光伏產能確實面臨一定的問題,但我們正在評估和分析未來的調整策略。”
近年來,拼命出海的光伏企業在東南亞進行了諸多佈局。然而,6月6日之後,柬埔寨、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四國享受的光伏關稅豁免期結束了。由此開始,中國光伏企業通過東南亞設廠的方式,再出口美國的這條路徑就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這條路徑對於中國光伏企業來說甚爲關鍵。2023年,美國光伏電池片進口方面,自東南亞國家進口額爲4.6億美元,佔其總進口額的70%;美國本土組件進口方面,來自東南亞國家進口額爲125.1億美元,佔其總進口額的82.7%。
屋漏偏逢連夜雨。歐盟則在一年多前,推出了推出《淨零工業法案》《關鍵原材料法案》等系列文件,意圖減少進口,提高本土供應鏈。歐盟和美國的一系列政策,無疑都會對中國光伏出口帶來重大挑戰。
時下的情況,對於中國光伏企業來說或許還不是最困難的時刻。光伏寒冬到底什麼時候會過去,光伏大佬也陷入了沉思。
10多年前,中國光伏就經歷過歐美的一次聯手“剿殺”。2011年開始,美國和歐盟相繼開始針對中國光伏出口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隨後帶來的影響是,中國一半的光伏企業倒閉。
除開地緣政治和貿易保護帶來的影響,當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都已出現明顯的產能過剩。從多晶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的主鏈都卷得格外血腥。5月,硅料已低於4萬元/噸,這已經在不少廠商成本價以下。股市對於光伏概念股也作出了反應。賣魚飼料起家的通威股份(600438.SH),市值也在這一兩年時間從3000億高峰跌到了千億以下。6月7日,其收盤價僅爲21.78元,市值980億元。天合光能(688599.SH)、天能股份(688819.SH)等涉足光伏領域的上市公司,市值則分別跌落到400多億元和200多億元。
對於光伏產業面臨的困境,專家則顯得很淡定。甚至有專家堅定認爲光伏產能不過剩,要相信未來。
其實,爭論到底過剩不過剩,殘酷的市場會來驗證。去年,李振國就曾經說:“未來兩到三年,一半以上的光伏行業製造商可能被迫退出市場。”
光伏產業面臨挑戰之時,另一個處境頗有些相似的產業則是汽車。近期,歐美對中國汽車出口也正在採取相應措施。去年,中國汽車登上了全球汽車出口的王座,出口一舉達到了491萬輛(新能源車120萬輛),超越了長期霸佔汽車出口第一的日本。高興勁還沒有過去,壓力就來了。5月,美國宣佈對光伏等中國產品加徵關稅時,針對電動汽車的關稅由目前的25%提升至100%。預計,歐盟委員會從7月4日起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徵收臨時關稅。
“外憂”之外還有“內患”。這幾天,汽車大佬雲集重慶車展,最核心一個話題就是“卷”。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2024中國汽車重慶論壇(CACS2024)”上呼籲:“這樣卷下去不是辦法,企業目的是什麼?我們應該有大格局,長期主義戰略,而不是眼前去卷。”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也說:“任何產業的健康發展都必須表現在投入產出比方面,要實現較好的經濟效益,無窮無盡的‘內卷’、簡單粗暴的價格戰,其結果就是偷工減料,造假售假,不合規的無序競爭。”
曾慶洪還提及:“在新能源汽車佔有率達到 50%時,要研究推動‘油電同權’措施,支持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均衡新能源與燃油車發展節奏。”誠然,爲了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起步階段出臺一些扶持政策是有一定必要的。長期而言,這對傳統能源車企業並不公平。
時下,無論光伏、還是汽車,都需要有一個注重公平的良性競爭環境,“有形之手”也應該收一收了。
但是,淘汰賽還是會繼續!
作者丨徵探君
來源丨徵探財經(ID:teccj6)
聲明
本號致力於分享更多財經知識,供讀者參考交流,不構成對任何個人或機構的投資建議。
請勿依照本公衆號文章中的信息自行進行投資操作,若不當使用相關信息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需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文爲徵探財經原創文章,版權歸徵探財經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