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地攤,對日本人意義不一般

地攤日本有着悠久的歷史,從走街串巷的貨郎叫賣聲,到冬日街邊烤紅薯散發的甜甜香氣;從深夜拉麪攤的一碗醬油拉麪,到跳蚤市場舊書舊衣服,日本人從地攤中尋找着城市化進程中日漸稀少的鄉土味,尋找着漸行漸遠的舊時光,地攤能讓你走近一個完全不同的日本;此外,從崇尚安靜、秩序的快節奏生活中“逃出來”、在小攤上吃東西買東西的日本人,多了幾分熱鬧和輕鬆,能讓你看到日本人的另外一面。

櫻花祭現場的冷飲攤和烤串攤。

烤紅薯小車走街串巷

“地攤文化”在日本佔據着重要地位。日本的很多小說與影視作品中都有地攤場景的描繪,在大型公園神社等繁華的地方常能見到各種地攤,價格親民且應有盡有。

日本最早的地攤市場出現在關東大地震後。彼時,東京近郊出現了露天市場,主要解決當時物資不足的問題。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以後,日本的地攤經濟開始活躍人們紛紛在安全的空地上擺地攤,形成了所謂的“黑市”。1945年8月20日,新宿車站第一家露天市場開業,而後匯聚了衆多地攤的市場在池袋、澀谷、上野等地的車站附近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也是日本早期的地攤市場。

在地攤大家族中,“街頭小吃攤”是不得不提的。日本街邊小吃攤據說最早可追溯到江戶時代,攤主多售賣壽司天婦羅關東煮、烤串等方便快捷的美食。當時的店鋪有些是搭建了簡易的棚子,也有一些則直接走向“民間”,像賣貨郎般擔着各種吃食,走街串巷地叫賣。現在日本還能見到這種“走街串巷式”的流動型小吃攤,最親民的當數烤紅薯車。尤其是到了寒冷的冬季,經常能在繁華的街頭看到賣烤紅薯的小車,空氣中都溢滿了紅薯的香甜,烤紅薯車走街串巷叫賣的場景,填滿了很多日本人的童年回憶,是日本的風物詩。日本曾經有一個轟動一時的新聞——一位大叔在東京街頭開着法拉利賣烤紅薯,這樣的攤位吸引不少網友慕名前來。

深夜路邊吃一碗拉麪

日劇動漫中常有這樣的橋段:深夜,一家散發着溫暖燈光的小小拉麪攤,雖然面積不大,客人卻不少,疲憊一天的上班族神經終於鬆弛下來,安靜地坐下,點上一份熱騰騰的醬油或味噌拉麪,就着清酒和精緻的小鹹菜,既美味又能填飽肚子,價格也頗親民。

拉麪在日本很受歡迎。像“一蘭拉麪”這種連鎖拉麪店,和個人經營的“深谷幽蘭”式的不起眼的路邊攤,都是日本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一次,筆者打工結束後,在附近的小巷子裡就曾看到過這樣的路邊拉麪攤,雖非常簡易,裡面卻坐滿了食客,甚至還有幾個人站在路邊排隊。

提起“路邊攤”美食,日本最有名的是福岡,將路邊攤小吃打造成了極負盛名的旅遊名片。在福岡市內的道路邊,有100多家路邊小店。但福岡的路邊小吃攤並非移動售賣,它們各有江湖,有固定場所和經營許可,售賣的小吃種類也是五花八門,最受歡迎的當然是拉麪,此外還有關東煮、烤串、鐵板燒等。去過的遊客都大呼過癮,紛紛表示,沒想到在以乾淨、安靜、守規矩聞名的日本,竟有這樣充滿“煙火氣”的路邊食文化

不僅如此,傳統的路邊攤文化時刻奔走在升級爲2.0、3.0的路上。大型集會、演出都少不了路邊攤,公園附近也總會匯聚着各種風味的路邊攤;每年春季的賞櫻大會、夏季的煙花大會以及各種節日慶典時,總少不了路邊攤美食的“倩影”。每年櫻花祭時,日本民衆都會和家人、朋友相約在公園裡,在各種日式傳統小吃的香味中欣賞櫻花。

去“跳蚤市場”尋寶

除了煙火氣滿滿的路邊小吃攤,日本各地還活躍着彙集了衆多地攤的“跳蚤市場”——它們主要在賽馬場足球場以及大型公園附近,如東京的明治公園、代代木公園、大井賽馬場等。無論是新商品二手物品還是DIY小物,都可以在這裡尋到棲身之地。人們可以淘到極具個性的、平常難得一見的“尤物”,像“尋找寶藏”一樣,比逛商場更具趣味性。筆者曾去過一次跳蚤市場,店鋪非常多,東西琳琅滿目。筆者忍不住選購了一條復古項鍊和幾個可愛的餐具……

集市上販賣的商品不限種類,從衣服到玩具,從舊書到動漫周邊等,五花八門,種類之豐富,令人咋舌。代代木公園是日本最具代表性也是歷史最悠久的跳蚤市場,最多的時候匯聚了800多家地攤,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盡頭,令人眼花繚亂,深感囊中羞澀。代代木公園也被稱作“跳蚤市場的勝地”。攤主多爲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商品也多面向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