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AI時代來臨 臺灣還能不缺電?

爲解決AI發展困境,OpenAI創辦人暨執行長奧特曼打算籌資7兆美元,除蓋晶圓廠生產新AI晶片,還包含擴大能源供應,以應對未來AI驚人的耗能問題。我國當前能源供應已趨緊張,若無法提早佈局,恐在AI時代成爲經濟發展的絆腳石。圖/摘自Pixabay

爲解決人工智慧(AI)發展困境,OpenAI創辦人暨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打算籌資7兆美元,除了蓋晶圓廠生產新AI晶片外,還包含擴大能源供應,以應對未來AI驚人的耗能問題。我國當前能源供應已趨緊張,若無法提早佈局,恐成爲AI時代經濟發展的拖油瓶。

■AI耗電量驚人

AI耗電量相當可觀,以生成式AI爲例,訓練大型語言模型(LLM)需要仰賴數千甚至上萬臺的GPU。有媒體報導,ChatGPT使用3萬多片GPU,每天電費更高達5萬美元;建構LLM完成後,運作同樣需使用大量的電力,用AI生成一張圖像所需的能量,約等同於將一支手機充飽電,更遑論近期OpenAI甫公佈的Sora影音模型,只需要輸入文字或靜態圖片,即可生成高品質影片,目前僅能生成一分鐘影片,未來產生以小時計的電影,應只是時間問題,其耗電量勢必更爲可觀。

依據施耐德電機報告預測,目前AI運作主要以集中型的伺服器爲主(95%),邊緣運算相當有限(5%),2023年的用電量約爲4.3GW(百萬瓩),相當於丹麥等國家一年耗電量;未來將由集中運算,移轉至邊緣運算,預計2028年AI的邊緣運算比重將擴大至5成,耗電量也將暴增至90GW之譜。

■OpenAI奧特曼積極佈局核能

AI晶片霸主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更誇張的表示,未來若要運作這麼多的AI晶片,我們需要14個不同的行星、三個星系、四個太陽能源,來爲未來的AI GPU 技術提供動力。此外,AI不僅耗能,而且還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光ChatGPT一年就要排放8.4噸二氧化碳,已引起環保人士的關注。

因此,在推進AI科技同時,有必要開發新的能源,尤其是綠色能源,讓AI發展沒有後顧之憂。奧特曼就將眼光投注在覈能上,早在2021年就投資3.75億美元,協助美國核融合新創公司Helion Energy將核融合加速商業化,預計在2028年運轉;並於去年投資小型核子反應爐發電的新創公司Oklo。

相較於其他國家對於AI時代的能源供應,已提早超前部署,我國卻連當前的能源供應都還在走鋼索。行政院長陳建仁去年7月到立法院備詢時表示,下半年不會缺電,至於電價是否調整,據他估計,不會再調。面對在野黨的缺電的質疑,經濟部長王美花於去年11月時聲稱,2023年備轉容量率都不曾低於6%。

■去年出口緩,供電強渡關山

惟引用臺電網站資訊,2023年臺電系統發電量爲2,454.6億度,較2022年2,507.5億度,大減近53億度,年減2.1%。原來不缺電的原因,就是臺灣產業出口表現不佳,2023年全年出口成績爲4,324.8億美元,較上年減9.8%,導致對能源需求減少所致。

陳建仁2月20日赴立法院會進行施政報告時強調,能源政策方面,政府將以「不缺電」爲前提,發展綠能極大化。陳揆對能源供應態度大舉轉變,由去年的明確表示不缺電,轉爲不排除,應也與今年出口好轉有關。主計總處2月29日公佈《國民所得統計及國內經濟情勢展望》,預測2024年出口將成長6.79%,所幸較去年11月預期的8.31%大幅下修,讓經濟部壓力略減,但供電穩定度仍面臨挑戰。

近期經濟部主動釋出,3月即將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預計從4月起全面調漲民生與工業的電價。爲何蔡政府會不惜違背過去不漲電價的承諾,大舉調漲電價?一則是緩解臺電的虧損;一則是透過提高電價,壓抑對電力的需求。

明年還有「2025非核家園」因素干擾,核電廠將全面停止運轉,立即減少7%的電力供給;以及吃電怪獸高階半導體大量啓用的壓力。加上再生能源發展遠低於預期,天然氣接氣站進度延宕,都讓供電風險驟增。

■國家資源配置本末倒置

諷刺的是,蔡政府錯誤的能源政策,讓臺電嚴重虧損,經濟部於去年增資1,500億元,日前又通過1,001億元增資案;而國科會主導的TAIDE計劃,攸關我國AI產業佈局的國家級繁體中文LLM,經費竟未達3億元,資源配置本末倒置。

當國際企業未雨綢繆,提前規劃即將屆至的AI時代的能源供給,積極佈局新核能,爲產業發展奠定穩固的基礎。反觀,我國連當前的電力供需都處於平衡邊緣,端賴出口衰退解除警報,如何奢談AI時代的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