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老年健康 | 北京醫院臨牀營養科副主任醫師汪明芳:老年人如何補充蛋白質

隨着年齡增加,人體基礎代謝率逐步降低,老年人對能量的需求逐步減少,但對大多數營養素的需求並沒有減少,甚至對某些重要營養素的需求反而增加,蛋白質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北京醫院臨牀營養科副主任醫師汪明芳和大家聊聊“老年人如何補充蛋白質”。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人體三大供能營養素之一。保證足量膳食蛋白質的攝入,才能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研究表明,膳食蛋白質的攝入總量,蛋白質的種類搭配、三餐分配均與老年人羣的營養狀態密切相關。

爲了保證老年人蛋白質攝入充足,我們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攝入足夠量的動物性食物和大豆類食品

這類食物富含優質蛋白質,其中動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較高,且易於吸收,攝入總量應爭取達到每日120~150g,其中魚蝦類40~50g,禽畜肉類40~50g,蛋類40~50g。有不少老年人擔心食用過多動物性食物會增加慢性病的發生風險,於是減少甚至拒絕食用。這樣做最終有可能導致蛋白質特別是優質蛋白的攝入不足。我們在食用禽畜肉時,儘量選擇瘦肉,少吃肥肉。這樣就可以避免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

第二: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應合理分配在各餐中

蛋白質在全天膳食中的均勻分佈,能最大限度刺激肌肉蛋白質的合成,可維持或增加瘦體重和肌力。這對於肌少症的老年人也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策略。

第三:各類食物搭配食用

米、面、雜糧和豆類等混合食用,有利於蛋白質互補,使植物蛋白質的營養價值提高到與動物蛋白質接近的水平。

第四:科學補充蛋白粉

如果當膳食蛋白質的攝入量不能滿足老年人的營養需求時,建議老年朋友經過營養醫生的綜合評估後,來決定是否補充適量的蛋白粉或含有蛋白質的腸內營養製劑,以保證機體對蛋白質需求。

第五:確保充足的能量攝入

攝入蛋白質的同時,保證適量糧穀類食物的攝入至關重要。因爲當能量攝入不足,攝入體內的蛋白質就不能很好的發揮合成作用,而是被機體用來提供能量。因此在補充蛋白質的同時,我們一定要保證能量攝入充足。

以上這些,您記住了嗎?

撰稿:臨牀營養科 宣傳處

視頻製作:宣傳處聲像科

審校:宣傳處 孔競 賀鵬

主編:孔競 監製:黃貴平

編輯製作:宣傳處 賀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