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材料板塊大漲!A股人工骨修復材料企業迎來風口?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坪 深圳報道

近日,“同種異體骨”引發醫學倫理爭議,市場對於相關手術中骨修復材料的來源愈發重視,國內一衆骨科材料概念股受到投資者熱捧。

8月9日開盤,奧精醫療(688613.SH)、正海生物(300653.SZ)直奔漲停,凱利泰(300326.SZ)、威高骨科(688161.SH)、冠昊生物(300238.SZ)、康拓醫療(688314.SH)、春立醫療高開超7%,但隨後有所回落。

截至收盤,奧精醫療仍未打開漲停板,正海生物上漲15.81%,凱利泰上漲 4.62%,康拓醫療上漲3.73%,威高骨科上漲1.15%。

“在骨修復材料應用市場裡面來說,同種異體骨還是佔到一定的份額,未來同種異體骨的市場份額如果持續下降,會給人工骨帶來進一步市場空間。”國內一名骨科行業從業者說道。

據奧精醫療公告,2018年,天然骨修復材料佔據了我國骨科骨缺損修復材料行業約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同種異體骨佔據了其中90%以上的市場份額。

但由於天然骨修復材料來源有限且存在法律和倫理問題,難以滿足大規模臨牀需求,近年來,人工骨修復材料憑藉廣泛易得性、優良修補性,以及集採帶來的價格下降,市場份額持續提升。

國內市場中,已涌現了一批優質的人工骨修復材料商,如奧精醫療、正海生物、威高瑞邦、九源基因等。據相關調研報告,我國人工骨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2年約43.1億元增長至2029年的超過90億元。

多家企業佈局人工骨材料

所謂人工骨,是一種用於骨修復的材料,與天然骨相比具有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傳導性。

目前,人工骨的材料多爲複合材料, 主要基於與天然骨骼類似的羥基化磷酸鈣和可被組織自然吸收和替代的磷酸三鈣等無機材料,再將生長因子或基質細胞與多孔無機材料結合起來使用,打造出三維支架,從而在提供有效力學強度的同時促進骨組織的生長與癒合,代表有可發育生物陶瓷仿生人工骨、羥基磷灰石類活性人工骨材料、膠原蛋白類無機材料人工骨等。

在骨科醫療領域,人工骨逐漸替代同種異體骨成爲主流選擇。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骨修復材料市場被強生、史賽克、美敦力等跨國企業的進口產品壟斷。

但近年來,不少國產公司的人工骨修復產品獲批上市,甚至在海外市場“彎道超車”。

較典型的奧精醫療,推出了“骼金”、“齒貝”、“顱瑞”等一系列礦化膠原人工骨修復產品,產品技術國際原創,可引導骨組織再生,最終被人體降解吸收,產品均已取得中國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

同時,奧精醫療“BonGold”產品還取得了美國 FDA 510(k)市場準入許可,用於骨科的骨缺損修復,是我國首個獲得美國FDA 510(k)市場準入許可的國產人工骨修復產品。

2022年10月,正海生物的活性生物骨獲批也引發廣泛關注,其是國內首個含與膠原特異結合的rh-BMP2的骨填充產品,臨牀證明效果優於傳統骨修復材料,相比國外競品有望減少副作用、相比國內競品產品性能更優。

據正海生物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趙麗介紹:“公司的活性生物骨產品已經於2024年初正式推向市場上市銷售,目前已完成絕大多數省份的掛網工作,正在爭取更大範圍的產品入院。 ”

此外,華東醫藥旗下九源基因研發推出的“骨優導”是國內唯一定量rhBMP-2的骨修復材料,具有誘骨生物活性,用於各種原因所致骨缺損、骨不連、骨延遲癒合或不癒合的填充修復。

2023年,九源基因實現營業收入12.87億元,其中“骨優導”實現收益7.09 億元,佔比高達55.1%。當年,中國骨修復材料市場TOP4製造商約佔市場總份額的48.5%,其中九源基因佔比21.8%,位居第一。

2023年初,立心科學創新產品“可吸收再生骨”也獲美國FDA 510(K)批准上市,該產品是全球首個同時滿足可塑形、抗液相潰散和高效誘導再生的人工骨,呈橡皮泥狀,可用手或工具隨意塑形,植入後3-6個月可完成骨再生。

此外,三友醫療在2022年與大熊偉業簽訂《經銷協議》,成爲人工骨邦固特/bongros(規格 5cc、10cc、20cc、30cc)的中國總代理商,授權期至2026年12月31日。

廣發證券醫療器械分析團隊預計,未來自體骨臨牀使用比例會逐年降低,人工骨使用比例逐年增長,至2030年,其臨牀使用率增長至74%;同時,人工骨修復材料單價呈下降態勢。根據以上假設可知,我國人工骨修復材料市場規模,至2030年爲57.51億元。

多家公司迴應:應用場景不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人工骨修復材料市場前景較大,但受集採、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的影響,相關企業的基本面短期或難改善。

如正海生物,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8 億元,同比下滑11.8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603.21 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21.68%。

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正海生物認爲主要有三——腦膜產品兩大聯盟集採落地在即,下游存在觀望情緒;口腔產品在民營市場順應市場態勢進行了價格優化;活性生物骨新品銷售仍處於入院階段,銷售規模相對較小。

主打人工骨修復材料的奧精醫療也不容樂觀,2023 年,公司用於骨科的人工骨修復材料產品被納入國家組織的人工晶體類及運動醫學類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這次集採整體平均降幅在70%左右。

當年,奧精醫療營業收入同比減少7.68%至2.26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減少43.39%至5390.18萬元。今年一季度,奧精醫療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再度下降 62.52%至694萬元。

此外,三友醫療2023 年淨利潤也遭腰斬,營業收入則下降近三成,今年一季度,三友醫療更是虧損209.58萬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當前股價暴漲的骨科材料概念股中,有不少企業並不涉及人工骨,產品應用領域也與“同種異體骨”不相關。

威高骨科證券部人士就對記者坦言:“人工骨、異體骨屬於骨科修復材料領域,我們的相關產線還在孵化階段,目前只是代理了一些威高集團子公司瑞邦生物的人工骨修復產品。”

春立醫療證券部人士也向記者介紹:“我們沒有人工骨的產品,公司植入類產品是金屬類的,適應症不一樣。比如患者股骨頭、膝關節壞了,自體部分得切除,切除後部分換成我們的金屬產品,和人工骨、同種異體骨的適應症不一樣的。”

凱利泰證券部人士也指出:“本身我們的產品沒有使用這種材料,有介入物的只有骨水泥和創傷類產品,創傷產品材質是鈦合金類,骨水泥是化學材料,(和異體骨、人工骨相比)我們的客戶羣體也不一樣,同種異體骨大部分是在牙科、醫美,我們主要是做脊柱微創、創傷椎體手術等,業務不重疊,也沒有任何涉及人工骨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