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捧錢找專家 列「願望清單」贊助學界企圖帶風向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谷歌(Google)不能說的秘密!《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發現,過去的10年,網路龍頭谷歌資助了上百篇研究論文企圖利用學術界的研究成果影響輿論、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

▲google被爆出暗黑滲透計劃,過去十年間曾資助學者,企圖影響政府法案。(圖/路透社

這項保密到家的學界滲透計劃,是通過資助美國名校教授的研究項目,確保學術界的影響力能夠發揮作用、讓政府公部門制定對谷歌有利的政策、或法案。

報導中提到,谷歌透過提供研究基金金額從5000~40萬美元(約新臺幣15萬~1200萬元)不等。看起來佛心大方價碼,背後其實另有所圖,一名曾在公司任職的員工透露,谷歌會專人擬出「願望清單」,包括每篇論文的題目、摘要、和預算,尋找願意接受贊助的學者。

谷歌的法律部門一向忙碌,因爲和個資、壟斷、侵權、網路監控有關爭議案件常常找上門,學界的研究論文常能派上用場、除了護衛公司的合法性、也能影響法界的判決。

美國一個長期關注該項議題的組織點出,有許多來自哈佛大學柏克萊加州大學等知名學府的學者,都在論文中爲谷歌辯護,這些是巧合嗎?還是學界研究的趨勢?不少接受資助的學者未申報研究資金的來源,也讓外界對學術界中立的的形象產生疑慮。

在研究論文中公開感謝贊助者,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一名法學教授海爾德(Paul Heald),撰寫了一份版權研究,研究結果對谷歌有利,而他也接受了約新臺幣50萬元的贊助,卻隻字未提研究經費的來源,其間的關聯令人起疑。

不過海爾德卻迴應,「一切都是不小心」,接受資助不代表會影響學術自主。另一名密西根大學的法學教授克蘭(Daniel Crane)明確指出,谷歌曾表明要資助研究,要求他討論網路搜尋器是否符合規範。但克蘭認爲接受金錢資助會「踩線」,有影響研究的中立客觀性之虞

12日Google響應了全美網路公司爲「網路中立性」請命,但這次爆出的黑幕,也讓陷入谷歌企圖影響研究中立的泥淖,該怎麼擺脫惡名,就要看谷歌如何迴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