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育新鏈羣 同繪新圖景——天津推動產業鏈協同高質量發展觀察

(原標題:共育新鏈羣 同繪新圖景——天津推動產業鏈協同高質量發展觀察)

港口橋吊運轉不停,工廠機器持續轟鳴,渤海灣畔一派繁忙景象。近年來,隨着京津冀三地共同打造“六鏈五羣”,區域協同更加緊密,產業發展節節攀升。天津市工信局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京津冀三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5.1萬億元,利潤總額2310億元。三地正攜手培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羣,繪製重點產業鏈提質增效的新圖景。

攜手育鏈,佈局新興產業

走進天開高教科創園,天大智圖(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忙碌地對大模型展開調試。從去年9月正式入駐天開高教科創園核心區以來,天大智圖在發展的“快車道”上一路疾馳。

天開高教科創園一景。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一年多以來,天大智圖先後推出了兩款大語言模型。在近期舉行的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上,天大智圖與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多家單位聯合發佈的“海河·智教”大模型,吸引了衆多業內人士的目光。此前天大智圖推出的“海河·岐伯”中醫藥大模型也已步入市場推廣階段,將支持包括中醫院、製藥企業以及社區門診等在內的多個產業與民生服務領域。

“天開高教科創園是京津冀地區科技創新合作的重要平臺,不僅給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產學研環境,還提供金融與人才支持,讓我們對於堅持創新更有信心。”天大智圖總經理賈勇哲說,優良的產業環境與配套政策正吸引着越來越多來自京津冀地區的企業與人才在此落戶。

“我們不斷髮揮產業鏈‘織網人’作用,聯手打造高端展會平臺、產業協作載體,推動京津冀三地產業加速成龍配套。”天津市工信局規劃發展處處長孫洪磊說。

天大智圖的成長是天開高教科創園推動新興產業發展、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引擎的縮影。截至目前,天開高教科創園已吸引2000餘家科創企業落地,新增註冊企業中京冀企業超200家,成爲京津冀三地科技創新的“新高地”之一。

聯動延鏈,暢通物流“動脈”

2023年6月,天津公佈《港產城融合發展行動方案》,以此爲起點,天津充分發揮海空兩港優勢,在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同時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不久前,一列滿載貨物的港城班列從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新港北站發出,開往河北邢臺。截至目前,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已累計開行港城班列934列、26996車,搭起了連通京津冀的海鐵聯運“快速路”。

天津鐵路物流中心營銷部業務指導王哲說,港城班列是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今年新開行的快速鐵路貨運列車,能實現天津港與石家莊、邢臺、邯鄲等多個內陸城市之間的“點到點”運輸,使海運抵達天津港的貨物搭乘鐵路列車高效運至京津冀地區,也爲京津冀地區的城市通往港口搭建起物流快速通道。

如今,港城班列的開行數量和質量不斷提升。“班列發運的貨源品類也從運行初期的鋼材、小麥、亞麻籽、稻草、鎳鐵等,發展爲塑料顆粒、機械配件、醫藥等多個新品類貨源。”王哲說。

天津港“智慧零碳”碼頭一景。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今年以來,天津市着力完善陸、海、空、鐵立體化交通網絡,着力打通多式聯運堵點卡點,加快構建起智慧高效的綜合物流模式。“未來,我們將不斷促進航運服務業集聚和優勢貨類產業鏈延伸,把港口‘硬核’優勢轉化爲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副主任劉道剛說。

服務強鏈,構建區域生態

“我們在這裡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了與北京中關村一致的政策環境。”談起2020年在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建廠投產的決定,博宇(天津)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孟儉感到十分幸運。

空間與政策對製造業企業而言缺一不可。徐孟儉說,來到天津後,企業有了“1+1大於2”的感受。

七年前開工建設的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已經成長爲區域產業協同的又一地標。開設金融超市、成立產業基金、打造綜合服務中心……兩地主管部門在產業環境上通力合作,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逐步建立起“類中關村”創新生態系統。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一景。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通過打破一畝三分地、共下一盤棋,我們已經初步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與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四大產業集羣。”天津市寶坻區副區長、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黨工委書記王浩表示,在產業服務生態之外,京津兩地還立足公共服務資源優勢,在教育、醫療、文體等多個維度完善服務,打造區域創新人才高地。

數據顯示,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由2013年的71.2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748.7億元,年均增長率26.5%;中關村企業在津冀兩地設立分支機構超1萬家,“北京研發、津冀製造”模式加速形成。

“我們將串珠成鏈、聚鏈成羣、集羣成勢,推動更深層次全面對接、更高水平聯動發展,加快構建區域現代化產業體系,爲將京津冀建設成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提供堅實產業支撐。”天津市工信局局長尹繼輝說。(記者劉惟真、郭方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