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熱影像體溫異常偵測技術」結合AI防疫零接觸

工研院新一代「熱影像體溫異常偵測技術」,已客製化協助臺積電將體溫偵測結合個人身份資料,整並至新竹新建工地員工門禁管理系統。(工研院提供/羅浚濱新竹傳真)。

工研院新一代「熱影像體溫異常偵測技術」創新整合彩色攝影機與熱影像感測器,可即時儲存發燒人員彩色影像紀錄,以便後續疫調需求。。(工研院提供/羅浚濱新竹傳真)。

全臺第三級防疫警戒尚未解除,工研院持續投入科技防疫,運用研發的「熱影像體溫異常偵測技術」,結合AI人工智慧紅外線熱像儀彩色顯示,可同時偵測多人面部額溫,在門禁管制輔助防疫上,能做到零接觸及高準度全綵偵測記錄,運用在臺積電發現可節省3分之2以上的管控人力

經濟部技術處去年4月發表「熱影像體溫異常偵測技術」成果,在工研院推動下,已協助各界建置完成上百套熱影像防疫系統,今年隨着國內疫情升溫,工研院根據需求,增加門禁管制等設計,讓多人出入的政府機關企業的防疫機制更加完善。

工研院智慧微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朱儁勳表示,工研院新一代「熱影像體溫異常偵測技術」融合AI人工智慧,創新整合彩色攝影機與熱影像感測器,可自動偵測人臉額頭位置的溫度,避免其他熱源干擾產生誤判,可即時儲存發燒人員彩色影像紀錄,以便後續疫調需求。

朱儁勳說明「熱影像體溫異常偵測技術」,可透過溫度補償技術結合物聯網,能根據感測器與熱源的距離環境溫溼度條件,將系統量測到的溫度進行補償校正動態上傳每日受測者體溫資訊及環境資訊,收集數十萬筆對應不同環境溫度的體溫偵測結果室內外均可維持量測誤差度在正負0.3度的範圍內,準確度達90%。

「熱影像體溫異常偵測技術」已客製化協助臺積電,將體溫偵測結合個人身份資料,整並至新竹新建廠工地的員工門禁管理系統,協助新竹科學園區半導體大廠落實實聯制,平均可省下3分之2以上的管控人力及時間

高雄市文化局駁二營運中心今年初引進工研院「熱影像體溫異常偵測技術」的防疫偵測裝置,認爲設備穩定度高,有效解決工作人員手動量測確度回饋過慢的問題,也讓工作人員減少非避要性接觸,大幅度提升工作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