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視評丨關注職場媽媽,當然不只是在母親節

5月12日是母親節,你送給母親的禮物準備好了嗎?

送美麗、送健康、送時尚、送陪伴……無論是送禮還是用其它形式表達心意,主打的就是一個“花式”寵媽。而爲人子女高調“示愛”的同時,是否真正理解母愛所意味的付出與犧牲?又是否理解爲什麼“爲母則剛”?

當下,女性的社會地位明顯提升,但同樣應該正視的是,對於現代女性而言,成爲母親,往往意味着職業發展可能遭遇短期的“天花板”,事業和家庭很有可能難以兼顧。即便是生育後想重返職場,也會受工作時間不合適、通勤太遠、空窗期太長等諸多因素影響,難以找到合適的崗位。這些客觀現實讓不少媽媽陷入工作和生活的“夾擊”之中。

顯然,愛媽媽、呵護媽媽,不會侷限於某一日的贈送鮮花和禮物,而應關注到媽媽們每一日都可能面臨的事業和家庭的平衡問題,給予她們更多理解和支持,這樣的禮物或許更有意義。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針對職場性別歧視、育兒婦女就業、職場女性家庭照料負擔重等現實問題,各地舉措頻出。去年1月起開始施行的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明確,在晉職、晉級、評聘專業技術職稱和職務、培訓等方面,應當堅持男女平等的原則,不得歧視婦女;在廣東珠海、中山,山東青島等地,“媽媽崗”就業模式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助力開發,職業女性生育後有了一個方便兼顧工作和育兒的就業選項;在上海、深圳等地,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建設得以不斷推進……建母嬰室、設託兒所、有育兒假,等等,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加入這一行列,爲職場媽媽們創造更多便利。

關注職場媽媽,當然不只是在母親節。讓更多媽媽能夠平衡好事業和家庭,成就自己,成就幸福,成爲“乘風破浪”的新時代女性,是各方需要持續努力的方向。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