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搶灘千億債券ETF市場, “一哥”海富通獨佔四成份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林 北京報道

2013年3月,國內第一隻債券ETF——國債ETF成立,發行總規模54億元。

11年後的今天,我國債券ETF的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元;其中,海富通中證短融ETF的資產淨值達到330億元,爲全市場規模最大的一隻債券ETF(截至2024年6月14日,數據來源:WIND)。

雖然在2.4萬億ETF市場中,1000億隻能算得上是“滄海一粟”,但在市場需求增加、政策不斷優化的背景下,債券ETF這類工具型產品將獲得更多市場關注。

“近年來,隨着無風險收益逐漸下行,很多債券投資者選擇通過交易和波段操作來增厚收益,債券ETF的交易便利性因此進一步凸顯。目前市場趨勢仍在,利好債券ETF的持續發展。”海富通基金有關人士分析。

事實上,債券ETF市場的發展也離不開公募基金公司的“積極有爲”。作爲債券ETF發行管理的先驅,海富通基金率先在行業內推出了短融ETF、城投債ETF、10年地方債ETF等產品,爲豐富債券ETF產品隊列做出貢獻。

不僅如此,目前海富通基金內部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債券ETF“服務鏈”,爲公募基金行業提供了有益參照。

兩年增三倍

作爲“小衆”產品的債券ETF是從2022年開始迎來命運的“反轉”。

在2022年以前,市場無風險收益率相對較高,投資者更多是從票息收益的角度來做固定收益投資。而ETF可交易、有淨值波動的特點並沒有太多性價比和吸引力。

2022年之後,伴隨權益市場波動加大、貨幣基金回報中樞走低,債券ETF的優勢得以凸顯,繼而受到機構投資者的重視。

由此,能夠滿足場內現金管理需求的ETF最先受益——短融ETF的規模在兩年多時間(2022年1月1日—2024年6月14日)裡增加了265億元。

同時,債券ETF產品隊伍不斷擴大:2022年,5只政金債ETF面世;2023年,市場新發兩隻國債ETF……加之存續的可轉債ETF、城投債ETF等品種不斷吸引增量資金,這些產品共同推高了債券ETF市場的總規模。

截至2024年6月14日,國內市場上共有20只債券ETF,基金規模總計1084億元,較2021年末的238億元增長了三倍以上。

根據標的範圍的不同,債券ETF可分爲利率債ETF、信用債ETF和可轉債ETF。

目前,在國內市場上,利率債ETF數量最多,共有15只,包括國開債ETF、國債ETF和政金債ETF等。信用債ETF有3只,包括短融ETF、公司債ETF、城投債ETF等。可轉債ETF共有2只,分別是上證可轉債ETF和中證可轉債ETF。

從機構視角來看,債券ETF的迅猛發展主要得益於三個因素。

第一,2022年以來,債券ETF的工具屬性逐漸受到機構投資者的青睞。

一方面,債券ETF底層足夠分散,且具備進出方便快捷、風險分散、可質押融資等優勢。底層足夠分散意味着,投資者可以將主要精力放在宏觀和中觀邏輯的研判上,這比較符合保險、養老金、FOF等更加關注大類資產配置的機構的需求。另一方面,機構投資者可藉助債券ETF靈活調整組合久期。同時,債券ETF具備費率低、交易便利等優勢,尤其是可以日內迴轉交易,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投資債券ETF(尤其信用類)受到個券的影響或估值波動風險也較小。

第二,市場對債券ETF等交易工具的需求不斷上升。例如,近年來,固收量化是不少機構努力嘗試的策略發展方向。而固收量化投資離不開靈活的交易工具的支持,包括國債期貨、IRS以及債券ETF等品種。

第三,有助於債券ETF發展的利好政策陸續出臺。2022年,交易所將債券ETF納入債券質押式協議回購交易質押券範圍,此前,符合要求的債券ETF還可開展通用質押式回購交易;2023年,修訂後的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將債券ETF納入融券賣出所得價款的可投資範圍……各類鼓勵性措施拓寬了債券ETF的應用場景。2023年,滬深交易所正式啓動債券做市業務,場內現券流動性得到改善,極大地便利了債券ETF的投資運作。

海富通創下多個市場“第一”

隨着機構投資者認可度的提升,部分基金公司也在加快佈局債券ETF市場。

目前,國內共有20只債券ETF,分別來自10家基金公司。其中,海富通基金、博時基金、平安基金旗下各有5只、3只、3只債券ETF,這3家基金公司的產品數量合計在債券ETF“江湖”中佔據了半壁江山。

管理規模方面,根據Wind數據,截至2024年6月14日,海富通基金旗下5只債券ETF的資產淨值合計達到448億元,並涵蓋了利率債、信用債、可轉債等不同債券類型。

至此,海富通基金已成爲當前全市場債券ETF數量最多、品類最豐富、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

不難發現,當前規模突破330億元的短融ETF對海富通基金搶佔市場“霸主”地位起了關鍵性作用。

而這隻產品之所以受到投資者追捧,與基金管理人前瞻性的產品設計不無關係。

資料顯示,海富通中證短融ETF成立於2020年8月,是市場上首隻以短期融資券爲主要投資標的的場內工具型產品。近幾年,A股權益市場結構性行情凸顯,疊加流動性寬鬆、無風險收益率逐漸下行,憑藉“較低波動的短期流動性管理工具產品”這一獨特定位,短融ETF不僅填補了市場對於風險較低品種需求的空缺,還能高效滿足投資者對於短期閒散資金管理的需求。

事實上,不只是海富通中證短融ETF,海富通基金在債券ETF產品創新方面,始終走在市場前列。

2014年11月,海富通上證城投債ETF成立;2018年10月,海富通上證10年期地方政府債ETF成立;從成立時間看,這2只產品在同類產品中均爲“No.1”。

與此同時,海富通基金旗下的債券ETF產品在市場中有口皆碑。除了中證短融ETF,該公司最早成立的海富通上證城投債ETF,幾乎是“一炮打響”,當年募集規模達66億,是當時國內規模最大的債券ETF產品。

在債券ETF市場上屢創佳績的背後,從產品開發、到產品運營,再到產品持營、投資者教育,海富通基金內部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債券ETF“服務鏈”。

海富通基金有關人士介紹,在債券ETF這一相對小衆的產品線的發展與佈局上,公司做了很多有意義的嘗試與探索,提出了很多新的想法,雖然走過彎路,但也突破了一些行業瓶頸和障礙。

據瞭解,在債券ETF的產品開發上,海富通基金從一開始就按照債券類別、信用等級、久期長短等原則進行佈局,通過設計出投資標的清晰、久期明確的細分債券ETF產品,爲投資者提供不同收益風險特徵的工具型產品。

同時,海富通基金持續關注債券ETF的產品創新,無論是投資標的,還是產品設計,或者是交易機制,真正做到了在不確定的市場中爲投資者提供豐富且新穎的投資產品。

另外,在債券ETF的產品發展中,海富通基金特別重視和監管機構、交易所的溝通和聯動。在債券ETF產品上市後,海富通基金也致力於做好產品運營。比如,在開展持續營銷過程中,海富通基金結合市場的階段性特徵、投資者不斷變化的需求等,進行有針對性的市場推廣和投資者培育,既擴大了投資者羣體,又增加了產品知名度。同時對於產品運作中出現的新問題,積極地與交易所等機構進行溝通,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運行機制,這些舉措都有力推動了產品的持續健康發展。

做市方面,針對不同產品特點及客戶交易習慣,海富通基金同各家做市商就做市策略持續保持緊密的溝通聯繫,在不同規模階段,採取合適的做市手段。並針對市場規則變化及時做出響應,以確保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能有較好的投資體驗。

制度、投教、投資能力助推市場發展

從0億—1000億元,債券ETF市場用了11年的時間。

未來,伴隨制度優化、投資者教育力度加大,債券ETF市場有望迎來更廣闊的空間。

有市場人士指出,我國銀行間市場與交易所市場的長期割裂對我國債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構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約,未來如果能形成統一市場,或者進一步完善、優化銀行間市場與交易所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可能將有效推動債券ETF的發展。

從投資者結構來看,目前債券ETF主要由機構投資者持有,機構整體持有佔比約在90%以上,散戶對於債券ETF的認知度不高。

“不過,債券ETF底層是債券資產,相比股票而言,波動相對更低,收益相對穩健,部分低風險品種可作爲散戶的場內理財選擇,比如基準國債ETF就可成爲個人配置一籃子綜合性新發國債的工具。隨着債券ETF規模、成交活躍度不斷提升,各方不斷地向市場推介債券ETF和開展投資者教育,相信未來場內個人投資者參與債券ETF的程度會越來越高。”一位基金經理分析。

另一方面,目前,國內債券ETF市場尚處於發展初期,基金管理人也需要不斷提升對產品的管理運作能力。

對於管理人而言,與股票ETF完全複製指數的投資方法不同,債券ETF的運行更爲複雜。由於一些債券缺乏流動性,通常情況下,一隻債券ETF不會涵蓋其對應指數中的所有債券。因此,管理債券ETF時,需要努力降低投資組合與所跟蹤指數之間的誤差,這非常考驗投資經理的能力。

在海富通基金有關人士看來,管理指數產品有兩大難點:第一,考驗流動性管理和交易的能力。尤其是規模、申贖量比較大的債券ETF,在交易上的工作量相對比較大。第二,債券ETF的發展相對沒有股票ETF成熟,在做市等工作方面,業務流程仍需要進一步探索。

該人士表示,海富通基金作爲業內較早起步發展債券ETF的公司,目前債券ETF管理規模最大,發行產品數量最多,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管理團隊將繼續細化流動性管理、申贖管理,並着力培育客羣,致力於提升產品的流動性和業績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