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航母羣 意在反美介入臺海

共軍近年積極發展航母,引發國際關注。外界研判大陸計劃在二○二○年打造三支航母戰鬥羣,主要用於對美軍進行「反介入(Anti-Access/Area Denial)」作戰。不過比較中、美的航母戰力發展,屆時共軍應無法也毋須以「航對航」方式與美軍在西太平洋直接對抗,更可能採取「彈襲航」和「潛攻航」的策略

大陸發展航母的目的,除凸顯其大國地位外,軍事上也在爲臺海南海問題預做準備。因臺海縱深短,共軍發展航母,應非用於攻臺,而是用以「阻美」。但若唐突將航母前進部署臺灣東面太平洋海域,反而可能陷入美軍航母打擊羣(CSG)的打擊範圍,被迫與美軍航母正面衝突

假若共軍航母準備與美軍航艦對決,以二○二○年爲想定,雙方航母數量是三比十一,大陸完全沒有勝算。若單論航母戰力,共軍「瓦良格號」可搭載四十架的艦載機,數量僅有美軍尼米茲級航艦的一半;另包括戰鬥羣的驅逐艦防空、打擊等能力,共軍的○五二系列導彈艦也非美軍神盾艦的對手。其他像是人員訓練作戰經驗聯戰能力、電戰能力,共軍短期內都很難追上美國

但共軍在運用航母上仍有部分優勢,只要利用地利,將打擊範圍控制在中共空軍的作戰半徑內,地面基地起飛的各式戰機即可彌補共軍航母艦載機的數量不足;加上若有足夠的東風二十一D型反航母彈道飛彈,並輔以水下潛艦伏擊,或可威懾遠道而來的美軍航母,使其無法接近大陸沿海一千公里範圍,如此共軍航母便得以跨越西太平洋第一島鏈,對美實施「反介入」作戰。

換句話說,共軍發展航母,只是對美「反介入」作戰的諸多手段之一,並非最有效或關鍵的嚇阻戰力。因而對美軍航艦來說,最難防護的恐怕是來自大氣層高達七倍音速的反航母導彈襲擊,其次是難以偵測的水下潛艦攻擊。共軍積極發展的三支航母戰鬥羣,相對而言反而是美軍相對容易因應目標

而臺灣軍方若要在美、中衝突過程中有效防衛國土,可能必須從中尋找安全空隙,對「反介入」的防線進行突刺,例如發展射程更遠的岸基反艦飛彈,以逼迫部署在臺灣東部海域的共軍航母戰鬥羣難以執行「反介入」;或增加防空飛彈數量,以阻礙共軍戰機飛越臺海支援航母作戰等,都是能扭轉美、中戰局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