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催生《拾穗》 譯氣風發38年

《拾穗》月刊曾引進西方知名當代小說,成爲臺灣翻譯史上重要一頁。(漫遊者文化提供/李怡芸臺北傳真)

曾在1950年代戒嚴時期的臺灣,大量譯介了歐美現代主義作品的月刊,推手卻是煉油廠!作爲臺灣雜誌出版的一頁光輝,也是臺灣翻譯史上的重要階段,《拾穗》雜誌自1950年起發行了38年畫下休止符,而最初雜誌的誕生,是緣於戰後高雄中油煉油廠無油可煉的困境。

《拾穗》是臺灣戰後第一份純翻譯雜誌,1950年5月1日創刊,正是臺灣仍在戒嚴時期,在還不能自由出國,電視還不普及,更沒有網路、電腦、智慧手機的資訊閉塞年代,《拾穗》刊行的38年間,共譯介了31國的文學作品,且內容不僅文學,也引介科學新知,每期的銷量超過1萬冊。其獨特性引起學者的研究興趣,任教於東吳大學英語系的張綺容,其博士論文便是以《拾穗》爲研究對象,並衍生《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一書將於12月出版。

《拾穗》的特殊,還在於它是中油工程師的業餘作品,而今看來這份煉油的「副產品」儼然是臺灣引進域外知識的重要門窗。高雄煉油廠開始辦這份雜誌,源於二戰末期,石油公司因利潤太低,不肯賣原油給中油,高雄煉油廠無油可煉,擔任中國石油公司總經理的金開英,面對煉務停擺,廠裡大半20多歲理工菁英,思鄉情切又無事可做,聽聞同仁有意辦雜誌,立馬同意撥預算。

《拾穗》的創刊號可看出這份刊物內容的五花八門,有描述一家人搭火箭到金星旅行的科幻小說〈金星漫遊錄〉;有雞湯文〈這不是夢,親愛的〉;有賞析音樂的〈西洋交響樂的故事〉;有談拍立得相機的歷史、構造的〈蘭式速成攝影機〉,文末還附上了譯者的實測結果。張綺容指出,此篇堪稱是1950年代的「開箱文」。

在《拾穗》創刊38年之際,不敵時代潮流所帶來的衝擊,在報禁解除及翻譯需取得授權才能出版的雙重壓力下,於1988年9月宣告停刊,這份包羅萬象的翻譯刊物,亦培育了衆多臺灣知名譯者,如鍾肇政、彭鏡禧、姚一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