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戀殖癡呆症

(中新社)

香港新特首李家超接任後,立刻展開香港去殖民化的工作,首先就是從中小學的歷史教育開始,從小培養香港人愛國家的觀念,捍衛中華民族的情操,關鍵就是明確定位英國佔領者的角色。

相信過幾年之後,在一些街道和建築的名稱上,也會陸續去掉英式名稱,改使用中國地名或者歷史上的中國抗英英雄。這種情況在亞洲的前殖民帝國佔領地上早就實施了,香港晚了將近80年。

當然,西方媒體同時會強調「香港民主退步」、「言論自由受限」,英國政府甚至直接批評中國「違反國際協定」,真是厚顏無恥。英國佔領150年期間,所有的香港總督都是倫敦派來的白人,沒有一個是香港本地人,更沒有任何選舉的形式,何來民主?至於二戰結束後,大英帝國陸續地退出前殖民地,對於交接的協定和文件也沒話說,唯獨對香港還是一副老大的口氣。至於中小學的國語和國民歷史與精神教育,全世界皆然,這是強化國家社會凝聚力最根本的做法,跟言論自由有何關係?

大概西方政府還把香港當成他們的,還不習慣今天的世界早已不是他們爲所欲爲的時代。這種迷戀霸權卻又不具備霸實力的情況,最終只會造成西方國家對外政策失敗,內部更混亂,從而加速衰弱而已。

倒是有意思的是香港「反送中派」的勢力,2019年搞亂香港社會時氣勢洶洶,不可一世,面對反擊時,卻瞬間鳥獸散,連一句話也不敢說了。反差之大令人意外。

爲何如此?仔細觀察他們的精神狀態就可以輕易找到答案,「反送中」羣衆經常在隊伍中揮舞英國國旗和美國國旗。雖然他們打出「香港人」的口號,但實際上自視爲英美殖民地人民,效忠於英美殖民帝國。問題是,英美殖民帝國早已走進了歷史,抗中者並沒有擁有具有歷史傳承意涵的正面主體,只是純粹的機會主義。一旦遭到反撲,西方國家作壁上觀,他們就露出不堪一擊的真相。

香港編寫新教科書的同時,臺灣的民進黨政府也實施新課綱,一種似曾相識的跟隨昨日的香港腳步,去掉中國歷史,吹捧日本殖民統治,假造歷史,崇洋媚外,賣臺求榮,還洋洋自得。這種教育當然會培養一堆「戀殖癡呆症」年輕人,表面上好像勇猛無比,本質上卻極爲脆弱。面臨挑戰時,跟香港「反送中」羣衆一樣,必然是不堪一擊。

另一方面,香港也給了北京重要的經驗教訓,必須徹底深化香港下一代人的國家民族精神教育,才能創造香港長期的穩定和繁榮,有力地維護國家主權。

這也必然是北京對臺灣和平統一政策的基本模式。亦即,和平統一之後,對於日本殖民歷史要徹底的清查,檢討實施崇拜日本殖民主義宣傳和教育的負責人員,全面拆除具有日本殖民象徵的事物,徹底根除戀殖的變態心理。可以預期,這一刻必然會來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