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寵物親手烹煮鮮食並不容易!獸醫提醒飼主必須要注意的那些事

狗狗吃鮮食。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製作鮮食的毛爸毛媽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每一位想給毛孩吃鮮食的飼主都是基於好的出發點,希望讓毛孩吃到新鮮營養的食材,喜歡能爲毛孩親手烹煮食物。有些人是因爲對寵物食品標示不清感到困惑,或是對於飼料、罐頭的不信任。

在之前的文章裡,我們分享了因攝取不均衡的鮮食而造成疾病的案例,目的不是反對鮮食,而是希望飼主警覺到製作鮮食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容易,一不小心可能隱含許多風險。

目前已有許多發表期刊顯示市面上的寵物鮮食食譜有許多是不合格的,不論是書上或網路上,甚至是非營養專科獸醫師所提供的食譜。UC Davis的研究團隊在評估200份狗食譜後,發現95%的食譜至少有一項重要營養素是不符合NRC(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或AAFCO(美國飼料管理協會)的標準。

常見的鮮食食譜問題包含:對食材原料、營養補充品、烹煮或餵食方式說明不清,營養成分不均衡,食材分量測量不夠精準,建議食材含有毒物質(如:洋蔥、蒜頭、韭菜、蔥)。

鮮食食譜常見的營養缺失在貓咪包含膽鹼、鐵、維生素B1、鋅、鎂、維生素E、銅,在狗則包含鋅、膽鹼、銅、EPA/DHA、鈣、維生素D跟E。其中有些食譜的維他命D或EPA/DHA甚至超過安全上限。

飼主在爲寶貝預備餐點時,一定要徵詢專業獸醫師和營養學家的意見,才能爲毛孩準備真正所需的飼料與營養。 (圖/pixabay提供)

根據AAHA在2021年對於寵物鮮食製作的指引,諮詢經認證的臨牀營養專科獸醫師以取得客製化的食譜是最佳的選擇。過去在臺灣這部分的選擇有限,現在有一位來自臺灣的姜智凡醫師,在美國取得了獸醫內科專科醫師(營養學)執照,目前在UC Davis任職美國小動物臨牀營養專科獸醫師,他提供了臺灣獸醫師爲病患諮詢食譜的管道,讓有需求並對製作鮮食有熱忱的飼主經由家庭醫師提出諮詢,也可讓有特殊疾病需求的毛孩有更安全、完善的營養選擇。

若有任何因素無法諮詢臨牀營養專科獸醫師,免費的線上食譜Balance IT則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若家中有健康的成年犬貓,飼主可依據自己的偏好針對食材做選擇,制定一個相對安全、營養均衡的食譜。

一份好的食譜對於食材份量及種類、烹煮方式都會有精準的指示,必須一步一步按照指示,營養補充品的選擇也應依照臨牀營養專科獸醫師的建議。

不論以何種方式取得食譜,製作時對食材成分和烹煮方式的一致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千萬不可自行更換食材或調整內容,否則都可能讓這份食譜的營養內容被改變。

常見的問題像是飼主在製作鮮食時,自行將鹽拿掉,或用椰子油取代玉米油、用蕃薯取代馬鈴薯,因爲他們認爲這樣比較健康,但這個動作反而可能造成營養不均。

如果您家寶貝有製作鮮食的需求,碩聯動物醫院的醫師可以協助提供姜智凡醫師的遠端諮詢,歡迎來電預約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