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120瓶頸怎麼突破?高一的120其實最危險,一年掉一點

問題詳情:

高一英語考120分,說明3500詞有認真去背,這個分數水平相當於高考95分的水平。題主通過刷高考真題,讓分數到120、130以上,實際上是重複做題引起的假性提分。因爲平時的試卷裡面會摻一些高考真題,所以學校一旦考試,題目完全陌生,就會原形畢露,分數就往下掉。

題主採用背單詞和刷題的方法,只能起到穩定分數的作用。但是,隨着卷子的難度增加,高一120的同學通常在高二分數會掉到110左右,到高三會掉到95左右。

這是因爲每一種學習方法都有自己的提分極限,通過背單詞和刷題,通常能夠考到的分數就是高考模擬卷80~110分之間,我們要突破極限就必須要改變學習方法,找到自己英語理解問題的癥結所在。

高中英語實際上沒有什麼理解思維的難度,如果你把高考的英語原文翻譯成中文,然後把題目當做語文閱讀理解來做,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都能夠拿滿分。造成我們丟分的根本原因,主要還是在於詞彙。

只背單詞和刷題的同學,他們認爲詞彙就是單詞,這一錯誤的思維導致了自己在學習方法上出現了漏洞。高中英語的詞彙包含了單詞和詞組短語,單詞確實只考3500詞,但是3500詞相互組合形成的詞組短語,有幾萬個,理論上高考都可以考。

幾萬個那麼多都背下來,肯定是不現實的,只有少數天才有可能做到,所以我們還要對高考真題中的詞組短語進行分析,篩選出高考容易考到的詞組短語。

以23年高考真題爲例,每份卷子通常考150-210個詞組短語,考察到的詞組短語,以字面意思和實際意思區別比較大的詞組短語爲主。道理很簡單,如果字面意思和實際意思一樣,這樣的詞組短語考出來,沒有辦法區分一個考生,是否背過詞組短語,考試就失去了選拔作用。單詞字面意思和短語實際意思區別大,沒有背過詞組短語的學生會望文生義,再按照字面意思設置錯誤選項,就可以淘汰不背詞組短語的考生。

以這樣的思路進行過濾篩選,總結得比較完善的有“高中英語1.5萬考點”,其作者對這些詞組短語進行過濾篩選之後,將詞組短語劃分成高頻、中高頻和中低頻三個部分,並壓縮成72頁的記憶資料,然後利用高考真題進行驗證,連續10多年對高考真題中出現的詞組短語保持98%左右的命中率。

再結合作者發明的“睡眠記憶法”,提高記憶效率,一天背一頁,把72頁的筆記用兩個月時間背完,然後再每天覆習兩頁,循環複習。能夠記住50%以上總分就有機會突破130,記住80%以上就有機會上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