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樟資本範衛鋒:做IP一年,全網粉絲50萬,項目源翻倍|鈦媒體創投家

“兩次行業都快沒有了,我怕什麼從頭開始。”

行業危機與中年危機同時降臨。2015年對於媒體行業而言,是驚心動魄的一年,在互聯網新媒體的衝擊之下,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四大媒體的機構整體規模持續收縮,部分傳統媒體停刊、老媒體人離職是傳統媒體沒落的縮影。

這一年,範衛鋒(老範)38歲,對於一箇中年男人來說,應該是事業的上升期,而他卻選擇了離職,離開了從業14年的媒體行業,投身到風險投資,成立了高樟資本。

從媒體從業者的角度來看,老範似乎是一個“失敗者”;但是從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熱潮來看,老範踩在了時代風口上,選準了轉行的時機,他是一位遠見者。

高樟資本成立之初,只投文化傳媒行業,投出了市值風雲、星球研究所、飯統戴老闆等優秀內容項目,單筆投資額控制在200萬-300萬人民幣左右。“因爲某些原因,這個賽道不能IPO,也不能併購,相當於投着投着行業沒了。”

幸運的是,老範押對了。“就算按照10 倍出頭的市盈率賣掉,也沒有虧,現金流是底線,不然撐不過這兩年。”

第二次重新出發。耗時2~3年的時間,老範爲高樟資本貼上消費投資的標籤,期間投出了家居創新品牌“菠蘿斑馬”、功能性飲料品牌“一整根”、老年消費品牌“時尚奶奶團”、 直播電商“小鹿母嬰”等消費項目。

人生的路沒有一帆風順,2020年以後中國VC行業進入洗牌期。“這和當時的媒體行業洗牌一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改變就淘汰。”

兩次蛻變之後,老範快速地找到屬於自己的“出路”。2023年,年近50歲的老範又不安分地做起了個人IP,“老範聊創業”“老範聊消費”小宇宙播客、視頻號同時上線,一年內全網粉絲達到50萬,和VC業務形成了很好的呼應。

14年媒體人,9年投資人,2次重新出發確定賽道,“老範聊創業”“老範聊消費”IP主理人,全網粉絲50萬,這些看似無關的標籤,卻成爲高樟資本創始人範衛鋒穿越VC洗牌期的籌碼,他從未想過下牌桌,也從未抱怨過環境的變化,每一次重新出發,都清晰的知道去向何方。

一個週末的上午,2個小時,我們與老範深度聊了一下,VC行業變遷下的新生存模式,以及IP打造背後的思考。

以下爲部分對話正文:

投資人與IP

範衛鋒:多種因素。一方面是因爲現在傳播機構品牌很難,我們也不可能像大基金那樣做地毯式覆蓋;另一方面是戰略轉型的需求,從文化傳媒基金轉型到消費品牌天使投資機構,在找項目的時候,很多企業沒有聽說過我們,IP是撬動項目的槓桿。

天使投資需要覆蓋大量的人,幾乎都是水面下的,最好是項目主動找來,或者聽說過你,不然談投資太難了。2022年的時候我們內部就開始討論做個人IP的事情,當時有心理障礙,沒有馬上啓動。後來到了2023年覺得不做不行了,因爲要擴大投資範圍,降低企業成本。

心理層面上來說,當時做IP和負債做直播一樣,僅憑動力做一件事情很難,大多時候是被逼出來的,所以我很感謝,上一次的媒體轉型,也感謝投資行業的變化,再次激發我回到一種高能量的狀態,否則人很容易躺平。

範衛鋒:保守地說,獲取項目的數量漲了一倍以上。今年投資的兩個項目均來自IP覆蓋,同時也降低了團隊成員溝通項目的難度,以及提升了創業者對高樟資本的信任感。

範衛鋒:天使投資人,他們需要廣泛覆蓋更多人,並希望大量的企業或人主動來找他們,國外有很多天使投資人做個人IP。

很多投資人的IP做不起來,第一是壓力不夠大。絕大多數的賣貨網紅主播,學歷不高,很拼,因爲他們選擇不多,必須全力以赴。

第二是沒有以消費者爲核心,高學歷人講話很抽象,比如一上來就講阿爾法、貝塔,網絡上的很多用戶其實聽不懂。

舉個例子,我的定位是創始人和企業家 IP 打造的專家,在講創始人 IP 的時候,評論區有兩個人在討論 IP是什麼,有一個人回覆說 IP是網絡地址。

這讓我明白,我們的表達方式和語言體系是有問題的,沒以用戶爲中心,讓用戶聽得懂。

範衛鋒:沒有差異。唯一的變化是覆蓋的項目源擴大了,但是大多數不會投。我們仍然堅定地選擇符合高樟投資畫像的項目、創業者進行投資。

範衛鋒:沒有數量就沒有精準。沒有數量平臺也無法穿過算法的重重迷霧,把你送到用戶眼前。觸達100萬人,99%的人選擇不看,只有1%的人點贊、關注,這是很現實的邏輯。

範衛鋒:兩個小時。

把工作和視頻融爲一體,平時見項目、創始人、LP、與同行交流都可以做成內容來源。比如今天我們在一起聊天,在房間裡架了一臺攝像機,素材可以剪出好幾條視頻。我們的優勢,是可以見到真實的商業人,如果把這一點也丟掉,和專業的網紅比拼口播水平,根本比不過。

再者就是用工業化的思維生產內容,我們有一個內容供應鏈團隊,我會將日常的思考以語音的形式或文字的形式發送到羣內,羣內的小朋友負責整理成文字內容發佈。整理思考是平時都會做的事情,現在只是把思考的內容進行了公開化呈現。

用“批發的方式”面對一羣人講話是一件非常高效的事情,流量少會浪費時間,流量多就是高價值。

範衛鋒:公域、私域打通。

音頻內容全渠道分發,包括小宇宙、喜馬拉雅、本站雲音樂、蘋果播客,在裡面口播微信號,加到企業微信後,再導入個人微信私域流量池,進入流量轉化體系。

我們有一個用戶是通過本站雲音樂搜索創業找過來的,很小衆,但是有用。單看一期節目沒什麼,但是總體的播放量大了之後,引入私域的用戶量非常多。

內容層面是,專業型內容,流量型內容。比如董宇輝出圈兩週年,我們提前錄製了流量內容,預判熱點,提前埋伏熱點,這是以前做媒體的經驗。同時也做了專業型的內容,比如 10 分鐘拆解董宇輝爲什麼火和東方甄選的商業模式。

預判熱點,提前錄製,以前做媒體也是提前埋伏熱點,追熱點根本是追不上的。

探索與思考

範衛鋒:我們的LP有1/3是國資,2/3是企業家和家族。

去年LP有一些疑問,今年大部分是支持的狀態,因爲看到了效果,他們也轉變了認知,不認爲這是不務正業而是創新的投資模式。

範衛鋒:項目的第一個投資人,主要看人,尋找新一代的供給者,他們往往是一些年輕人,然後再去評估市場空間、估值等。

比如iPad是古老的需求,玩遊戲是古老的需求,但是供給端有新的供給者產生。

範衛鋒:先把看人更準的事情擺在一邊,假設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我們從機制上解決,就是買貨思維。

買貨就是買的期權,第一要足夠便宜,便宜可以彌補很多不確定性;第二是市場空間,如果市場空間不大,還貴,那就算了。

範衛鋒:行業鉅變之下,什麼樣的形式都有可能會出現,並且可能是對的。

以前美國VC和中國VC在一塊大陸上,現在隨着環境的變化,會形成兩種不一樣的形式,只要合規合法,每一種形式都可以嘗試,這一代VC會出現很多奇怪的模式,且與創始人個人特點高度相關。

另外,要把握住初心,把控好交易,對LP的資金負責。

範衛鋒:各家投資機構都有屬於自己的投後服務,我們有兩個特色服務。一個是深度的私人定製深度諮詢服務,我們投資的項目大多是To C領域,包含做內容營銷的、做IP的、做流量的、做品牌的,無論是哪一類企業只是To C,都需要做IP。

另一個是幫助創始人迅速進入IP圈、網紅圈、流量圈。以前我投了一批IP,現在又親自下場做IP,know-how更強,與他們之間的交流更深。

創投家說

盛資本家辦 家族投資代表 田華

中國的一級市場,歷史上歷經了2次週期,目前正處於3.0週期的起始期。未來是“第二產業的科技化和基礎科學的產業化商品化” 的20年,細分行業非常多,會有大量的水下項目,比拼的是誰有預判技術趨勢的能力,誰有來自科技界和產業界的“大量、持續、優質”的項目來源、誰有基於產業經驗而非投資經驗去判斷技術在“實驗室-產業化-商業化”的不同階段的可能性和對應項目的賠率,誰具有基於產業的在戰略、人力、品牌、運營、資本、業務、政府事務、創始人成長等方面的賦能能力,誰具有閉環的項目退出能力和退出資源等等。

在當下這個階段,我們要一起去尋找的,首先是不受影響,甚至受益於當下環境,可以正增長的行業;其次,在這些結構性增長的行業中,我們去找到下個週期中的GP,下個週期中的項目;最後,再識別哪些是一級的機會,哪些是二級的機會,投資他們。(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郭虹妘,編輯|陶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