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綠電全國第一 超越年度備案容量1.96倍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9日特地到獲得「高雄光電智慧建築標章」金獎的八卦國小進行頒證活動。(洪浩軒攝)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9日特地到獲得「高雄光電智慧建築標章」金獎的八卦國小進行頒證活動。(洪浩軒攝)

八卦國小光電風雨球場榮獲「高雄光電智慧建築標章」金獎。(洪浩軒攝)

八卦國小光電風雨球場榮獲「高雄光電智慧建築標章」金獎。(洪浩軒攝)

高市府爲了配合國際能源轉型發展趨勢,並達成中央「2025年太陽光電20GW計劃」,成立「綠電推動專案小組」,目標高雄在6年內達到1GW光電設置量,今年截至11月底,共已備案1337件,高居全國第一,光電容量255MW也已經超越年度130MW目標的1.96倍。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9日特地到獲得「高雄光電智慧建築標章」金獎的八卦國小進行頒證活動,此次榮獲金獎的場域包括八卦國小光電風雨球場、統益機電小港新廠辦大樓、武廟公有零售市場、前峰子滯洪池等,另有銀獎9座及銅獎8座。

林欽榮表示,能源轉型是高雄未來的必經之途,尤其臺積電先前宣佈到高雄設廠後,再生能源更爲重要,因此,市府全力推動綠能產業,以「創能」、「節能」及「儲能」爲三大面向,將土地與建築物空間作最有效率的再生能源規畫與利用。

林欽榮指出,高市府成立綠電推動專案小組,目標從2021年到2026年要達1GW容量,分配下來平均每年至少要達130MW,而今年已經如期達標,且申請案件1337件位居全國之冠,截至11月底,容量已經高達255MW,超越原定目標的1.96倍。

林欽榮透露,除了綠電以外,市府針對再生水也已開始佈局,因應日月光、臺積電等科技大廠相繼進駐北高雄,市府已經請託營建署提前給予更多補助,分別運用在岡山橋頭污水處理廠及將在楠梓擴建的再生水廠,務必達到高雄水電無缺的目標。

高市府工務局表示,爲了落實政策能夠因地制宜、打造高雄陽光城市的形象並配合高雄氣候發揮在地建築特色,不僅積極推動屋頂型光電建築,也全面推展地面型及水面型光電設施,以創造更具再生能源土地利用效益的光電城市。

八卦國小校長莊明廣表示,校內約有1200位學生,南臺灣的氣候又炎熱,要發展學生多元活動風雨球場格外重要,所以學校創建該光電風雨球場,可以說是創造三贏,不僅提升師生及社區使用率,學校也獲得太陽能發電回饋金,作爲學校發展經費,同時也兼顧環保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