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田事件」讓氣囊化身致命炸彈 安全輔助氣囊到底安不安全

▲自2015年爆發以來,高田瑕疵氣囊事件可說是讓全球車廠人人自危。(圖/達志示意圖,以下同)

消費中心綜合報導

不管你平時是否有在關注車線新聞,應該或多或少都有聽過「高田瑕疵氣囊」事件;這起自2015年爆發以來的重大汽車零件瑕疵,已造成全球車廠人人自危,善後至今仍有零星召回事件;究竟原本作爲安全防護輔助之用的氣囊,卻在一夕之間化身傷人兇器?這一點,或許得先從安全輔助氣囊的作動原理一探究竟…。

▲安全輔助氣囊的多寡,也成爲標榜安全防護的市售新車,必須錙銖必較的必要配備。

基本上,安全輔助氣囊名爲氣囊,其實內含車輛前方的電子感應器、微電腦處理器、氣囊、氣囊內部產生氣體化學物質等四大元件;當車輛行進時,電子感應器會即刻接收車速、車輛震動煞車資訊,倘若微電腦判讀爲撞擊發生,便會即刻產生細微的電流,引爆氣囊內的化學物質,並釋放出大量氮氣,讓氣囊本體可在30毫秒內,完成充氣膨脹動作

高田瑕疵氣囊事件,就是因爲廠商爲節省成本,使用硝酸銨作爲填充氣囊的化學物質;然則在沒有添加乾燥劑前提下,在硝酸銨受潮、高溫變質後,易於造成爆炸力道過強,讓車內零件飛散導致乘客受傷,可說是影響甚鉅。

▲但也因爲安全輔助氣囊在爆炸時所產生的巨大力道,倘若沒有正確的使用觀念,氣囊也有可能化身致命的武器

當然,雖說目前高田瑕疵氣囊在全球車廠陸續完成召回檢修後,似乎也讓事件暫告止歇;但畢竟安全輔助氣囊至今仍是仰賴「爆炸充氣」這類模式進行運作,因此倘若人體在沒有確切繫好安全帶的前提下,直接受到氣囊爆炸衝擊,也容易造成程度不一的傷害,因此不想讓自己遭受被氣囊「打臉」的痛楚,乖乖繫上安全帶纔是不二法門。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雖說氣囊本體並無確切的保存期限,但內部引爆的化學物質以及感應線組,也有一定機率因爲氣候或是使用年限導致失效,因此多半會建議車主差不多8至10年內,最好就回廠請技師幫忙檢修,確保能在車禍發生當下,讓輔助氣囊救上你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