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生活將成日常 英國NICA與陽明交大聯手面對挑戰

臺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有一人65歲以上,政府逐年增列長照經費,但延緩健康衰退,除了預防,還可以聚焦健康和亞健康族羣,延伸健康服務產業。英國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National Innovation Centre Ageing, NICA)與陽明交大共同合作,進行長壽社會相關領域研發,促進臺灣經驗與世界交流。

NICA是英國政府投資的全球組織,致力於高齡長壽的相關研發與分析。臺灣與英國同樣面臨人口老化,高齡化不僅改變人口結構,更對社會經濟產生直接影響。NICA與陽明交大攜手合作,專家認爲,使臺灣無須透過預賽便可獲得直接打國際杯的資源,並讓臺灣以生物醫學與資通訊科技的智慧貢獻世界。

總統府資政沈榮津指出,明年臺灣將迎來超高齡社會,全臺有485萬人超過65歲、有四分之一的縣市高齡化,加速健康產業刻不容緩。陽明交通大學長期關注高齡議題,每年在臺灣醫療科技展分享跨領域的智慧醫療成果,這次與NICA合作,可望加速推動政府政策,聚焦智慧生活,也催生高齡友善的產品與服務。

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指出,我國高齡化相較其他國家嚴峻,應把照護往前拓展到健康產業,他以自己曾經中風爲例,對健康議題特別有感,也認爲下一個世代的生活需求,包括多元化的健康照護與智慧科技應用,商機無限。

英國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副所長暨VOICE執行長康琳說,所有人都注重健康長壽,如何將高齡族羣需要的食衣住行育樂運用到生活中,讓未來生活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這是NICA在合作國家成立全球公民網絡VOICE的目標之一,希望收集各地的知識和想法,促進長壽領域的創新研究。

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表示,高齡不單純只有健康議題,也對經濟、社會、國防安全帶來轉變。臺灣與英國甚至許多國家都同樣面臨關鍵時刻,這次雙方合作,除了借重陽明交大在健康長壽與老化科學的深耕外,也顯示臺灣作爲國際社會一份子,將共同爲建立世界樂活長壽社會而努力。

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未來高齡生活的樣貌對於每個人都是現在進行式,希望透過集體的智慧、科學、創意與參與改變老化的軌跡,從而改變世界的未來,達成這個目的需要宏觀的創新與社會落實的應用,這次與英國合作的全球平臺將有助實現彼此的目標。

陳亮恭表示,期待合作改變每個人的老後人生,也將促成新社會、新經濟、新產業與新未來,有助於臺灣民衆對於高齡生活的感受與想像,透過此平臺影響全球。臺研發團隊更能在此平臺上獲得國際回饋意見,是無須透過預賽便可獲得直接打國際杯的資源,更重要的是,臺灣能夠以生物醫學與資通訊科技的智慧貢獻世界,爲全球人口結構改變而衍生的挑戰做出貢獻。

英國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National Innovation Centre Ageing, NICA)與陽明交大共同合作,進行長壽社會相關領域研發,促進臺灣經驗與世界交流。在總統府資政沈榮津(左一)及英國在臺辦事處經濟署長韓傑(Jessica Henry,右一)見證下,由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左二)與NICA副所長兼VOICE執行長康琳(Lynne Corner,右二)共同達成合作協議並簽署備忘錄。記者蘇健忠/攝影

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表示,高齡不單純只是健康議題,也對經濟、社會、國防安全帶來轉變。記者蘇健忠/攝影

英國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National Innovation Centre Ageing, NICA)與陽明交大共同合作,進行長壽社會相關領域研發,包括英國在臺辦事處經濟署署長韓傑(Jessica Henry)、由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NICA副所長兼VOICE執行長康琳(Lynne Corner)、總統府資政沈榮津、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與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共同參與。記者蘇健忠/攝影

英國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副所長暨VOICE執行長康琳說,希望收集各地的知識和想法,促進長壽領域的創新研究。記者蘇健忠/攝影

在英國駐臺辦事處經濟署長韓傑(Jessica Henry)見證下,英國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National Innovation Centre Ageing, NICA)與陽明交大共同合作,促進長壽領域創新研究。記者蘇健忠/攝影

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指出,我國高齡化相較其他國家嚴峻,應把照護往前拓展到健康產業。記者蘇健忠/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