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德國缺工嚴重

高齡化德國缺工嚴重圖╱美聯社

高齡化德國面臨缺工困境,勞動力預計將在2023年觸頂,之後到2030年可能大減500萬人,將是經濟成長的一大絆腳石。

■Aging Germany is short on workers.

德國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球技術創新和製造業的領導者,但如今它卻是已開發國家中最先走向人口結構懸崖的國家,這一方面將衝擊歐洲第一大經濟體的表現,同時也會增加其退休年金體系以及推升未來幾年通膨進一步上揚的壓力。

經濟學家預測,德國的勞動力最快可能在2023年觸頂,然後到2030年底前估計將減少500萬人。

年金、通膨壓力看增

經濟學家表示,雖然新冠疫情加劇了這一趨勢,但嬰兒潮世代即將退休纔是造成勞動力緊縮的主要原因。

以建造游泳池和加熱系統的Janicke GmbH & Co.KG爲例,該公司總共有17名員工,但接下來幾年有五名員工將屆齡退休。

這家位於柏林西南方約40英里的公司已經提早啓動尋找替代人力的措施,畢竟進入公司的新人往往需要接受爲期三年的培訓才能上手。

而公司發現尋找人力是一大挑戰。該公司人力資源經理詹妮琪(Anja Janicke)說,「現在想要找技工真的很難。」她每天都在聯繫當地學校並透過Instagram來招聘新員工。「展望未來,招聘新血想必也會是一項艱鉅的挑戰。」

早在1970年代,德國就是歐洲最早在二戰後經歷出生率驟降的國家之一。這意味着它的命運也可做爲其他人口曲線落後已開發經濟體的借鏡。

嬰兒潮世代即將退休

根據美國勞工部統計局的數據,美國2021年的勞動力約1.61億,到2030年估計將增至1.7億左右。然而,2030年之後由於大多數嬰兒潮世代將達退休年齡,因此將限制勞動力的成長。

在已開發國家的政府都聚焦於創造就業以降低失業之後,勞動力緊縮問題可能會影響當前經濟政策的一些願景。經濟學家指出,在勞動力稀缺的情況下,決策官員不得不更專注於促進經濟成長和對抗通膨,這種經濟情景不禁讓人聯想到1970年代的停滯性通膨。

德國經濟研究所去年11月表示,「除非採取相應的對策,否則生活水準將無法像以往一樣提升。政府與企業現在必須開始想辦法,以避免出現長期的停滯性通膨。」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領導的新聯合政府已表明,「勞動力短缺是經濟成長的主要絆腳石之一。」政府準備提高女性勞動參與率、鼓勵勞工延長就業時間與放寬移民和公民資格規範。德國企業在填補職缺上已面臨困難,許多公司提供諸如膳食補助或託兒所等福利,甚至祭出津貼來吸引資深員工延後退休。

根據德國國銀開發銀行KfW和經濟智庫Ifo所作的一項調查,去年第四季初,有43%的企業表示公司營運受到技工短缺的衝擊,比率創下1990年德國統一以來最高。

文化和社會趨勢使問題更加複雜。德國已是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OECD)中人均每年工作時數最低的國家,而原因可能在於許多德國人提早退休並獲得了豐厚的退休金。

與此同時,根據OECD的資料顯示,2019年德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爲57%,而男性爲67%,低於美國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