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航道|大模型殺入志願填報市場,能取代志願諮詢師嗎?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北京報道高考之後,志願填報成爲考生關注的重點。

這是一個複雜的數據推演過程。目前,國內有超過3000所高校,每所高校有數十個甚至上百個專業,形成一個龐大的志願數據庫。考生每人也要填報數十個甚至上百個志願,意味着對海量數據的頻繁調用。

如此複雜且專業的行爲,讓志願填報服務市場的滲透率越來越高。目前,市場上的志願填報產品主要包括在線“志願一鍵填報”產品和真人志願諮詢服務。

在線“志願一鍵填報”雖然使用簡單,價格低廉甚至免費,但只能提供籠統的院校專業推薦及背景信息;真人志願諮詢雖然能夠提供個性化、精準服務,但收費普遍較高,有的甚至高達數萬元。

兩類產品都難以讓考生滿意,大模型成爲志願填報市場的新變量。其具備強大的實時檢索和推理能力,又能全天候進行人機對話,能夠顯著提升現有在線志願填報服務的體驗。

那麼,隨着大模型技術的精進,AI志願諮詢師能夠取代天價真人志願諮詢嗎?

向大模型諮詢高考志願

AI其實早已進入了志願填報市場。

傳統的在線“志願一鍵填報”產品其實主要應用的是大數據技術,考生輸入自己的地區、選科、分數、排名信息,以及意向高校和專業的所在地、類型等信息,系統根據各院校專業往年的錄取分數、位次進行匹配,自動生成填報建議,包括按照“衝”“穩”“保”給出不同層次的推薦結果,包括各專業最近幾年的錄取最低分、最低位次、招生計劃,以及預估的錄取概率等。

不過,由於並非所有的院校都公佈了詳細的錄取數據,因此,當有的數據出現空缺時,就需要利用AI技術進行推算。

大模型則提供了另一種形式的在線志願填報產品。用戶與大模型對話,得到更充分的填報建議。

目前,百度高考嵌入了AI志願助手模塊,提供對話式志願填報、院校專業問答服務,夸克高考沒有對話式助手服務,但聲稱具備AI搜索功能。

“互聯網大廠基於自研大模型做高考志願填報產品的還不多,但我認爲明年會多起來。”靠譜AI創始人劉建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靠譜AI是一個AI智能聚合平臺,近日發佈了一款AI志願規劃產品,將大模型引入在線志願填報產品。

靠譜AI沒有自研大模型,而是聚合多個國內主流大模型,利用各自的優勢能力,分別負責語義理解、調用數據庫插件、實時搜索、兜底校驗等不同功能。

“通用大模型落地誌願填報場景目前存在一定難度,我們做了大量調整工作,比想象的要辛苦很多,但也因此,在單個通用大模型功能完善之前,聚合多個大模型的路線還是有機會的。”劉建華說。

相比以前的志願填報服務,大模型有哪些優勢?

首先,人機對話形式降低了志願填報產品的使用門檻,考生不再需要分層次地篩選各項限制條件,而是可以用聊天的方式獲取信息和建議。

其次,大模型產品更好滿足了考生的信息需求。在線“志願一鍵填報”產品一般只鏈接招生院校的官方信息,但大模型可以在全網進行實時檢索,抓取更有針對性的資料。

比如,在某款大模型報志願產品中提問“北京考生總分612分能考上北京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嗎?”大模型會從歷年錄取分數線參考、專業錄取分數線、錄取難度與競爭情況等方面進行解答,並得出結論“難度較大”。這些內容都來自同時附上的3篇網絡上抓取的參考內容。

事實上,真人志願諮詢服務也可以理解爲是一項依據在線“志願一鍵填報”產品的對話服務,只不過是志願諮詢師與考生之間的真人對話。

“當然坦率講,大模型現階段還沒有達到最理想的水平。”劉建平說,“比如大模型人機對話還沒有形成真人志願諮詢師的工作流程,因爲大模型提問的能力還不足。”

大模型產品仍待完善

不管是在線“志願一鍵填報”,還是真人志願諮詢服務,抑或是大模型志願填報產品,都還面臨一定的技術瓶頸。

首先,是底層數據的缺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目前考生填報志願存在幾個難點,第一個是高校的招生簡章當中沒有準確表述招生訴求,第二個是高校公開的數據的質量、標準不一樣,比如不同學校的同一個專業,內涵是有差異的。

此外,最關鍵的是,有些院校專業並未及時公佈最近的錄取分數線、錄取位次等數據。

一位高考志願填報產品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基礎數據的準確和全面,是他們每年花最多精力來打造的事情,要動用上百人的人工標註團隊來處理數據。

劉建華指出,由於缺乏對院校專業權威的評估體系和評估數據,面臨短時間內做出抉擇壓力的考生及家長只會更加迷茫。

劉建華認爲,應當由教育部及各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牽頭,建立一套科學、全面、專業的院校及專業評估體系,尤其是每所院校每個專業的實際就業方向、就業率、平均薪酬等。

其次,高考志願填報除了是考生與歷年分數線的比較,還是考生與考生之間的博弈。

“高考志願填報,實際上是一個省份內所有上了分數線的考生的無形的競爭、博弈。你不知道同分段的人會怎麼選,別的考生也不可能和你商量着選。”劉建華說,“志願填報的本質,是一道沒有確定解、甚至很難有最優解的數學題。”

面臨數據和決策過程的雙重缺失,AI其實比人類更有推理優勢。比如,通過對各個志願諮詢填報平臺上的行爲進行數據蒐集、分析,可以得出志願填報熱度,間接指導考生規避競爭激烈的院校專業。

“還可以優化的路徑是讓高校有更大的招生自主權,提高高校招生的積極性,進而會提供更多的服務。”儲朝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