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ETF殖利率7-8%為何將難看到? 專家提三方法應對:可買市值型因受到的影響相對小

臺股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最近兩年高股息ETF很熱門,前兩個月看到的數據是,已經有七百萬人有買ETF,然後光是高股息ETF就已經吸了上兆的資金。

買高股息當然不外乎就是希望可以多領錢,如果每年都有七八%的殖利率,我丟100萬,每個月就有五六千塊可以領,爽度很高。

但這種情況在不久後的將來就會改變,7%8%的殖利率再也看不到,我這集節目就要來跟你分享爲什麼好日子不多了。

臺股最資深的高股息ETF就是0056,元大高股息,這檔ETF過去長期十幾年來平均是5.28%的殖利率,其中有一部分配息是來自於持有的成分股的配息,另一部分是來自於在換股時賺到的價差,賺價差這個影響不大,但持有的成分股配息這部分比例會越來越少。

爲什麼持有的高配息股票的配息比例會越來越少呢?

因爲這兩年全民瘋高股息ETF,所以ETF募了一堆錢去買股票,很多股票原本的殖利率是5%,殖利率就是配息除以股價,配息放分子,股價放分母,一般高股息的公司配息長期都會很穩定,可能都配差不多,或是更厲害的是穩定成長,每年配息多一些,然後股價也漲一些,但不管怎樣,通常都有個限度,配息不是長期持平,就是緩步成長。

所以放分子的配息跟過去差不多,但因爲高股息ETF狂買,把很多股票都炒高,例如華碩過去長期股價大約在兩百多,現在炒到四百多,ETF買成大股東,持股比董事長還多,再例如廣達過去長期在7、80塊,現在炒到200多快300,好幾檔高股息ETF也都買成大股東。

當分母的股價翻成原本的兩三倍,要維持原本的高殖利率就代表配息也要翻兩三倍,但目前看起來這是做不到的,業績很難這樣翻上去,一樣看華碩,華碩過去十年殖利率都有6%多,今年因爲股價漲太多,所以殖利率變成3%多,而廣達過去也都有五六趴的殖利率,今年也是因爲股價上漲,所以殖利率在3%保衛戰。

像我上週五也在我的telegram講說我在週五尾盤把之前分享過,手中冷門股裡賺最多的鈊象賣掉,就是因爲雖然我還是持續看好鈊象,但因爲從我之前六百塊買進價格,被幾檔高股息ETF納入成分股後就漲到一千多塊,殖利率也從原本5%多,跌到3%多,雖然公司運營還在持續成長,但股價漲更快,3%多的殖利率已經低於我冷門股預期的起碼要4、5%以上殖利率的門檻,所以就把它賣在1140。

其實是一樣的問題。

當市場上大部份高殖利率的個股,殖利率都往下掉三四成,臺股整體殖利率就會往下掉,然後高股息ETF的殖利率也一定會被影響,這兩年七八趴殖利率很難看到了。

也就是說,原本投100萬,每月領五六千的好事會打折,還打不少折。

殖利率往下掉還有另一個影響,就是當聯準會開始降息,資金從美國撤出的時候,就不會像過去一樣衝臺股,因爲臺股以前最吸引外資的其中一點就是永冠全球的高殖利率,現在平均殖利率已經輸給英國、新加坡、澳洲、德國這些先進國家,更不用說狂輸給新興市場的殖利率,所以之後外資迴流臺股的比例也會縮小。

再展開說,全臺股殖利率下降後,市面上的高股息ETF的配息就會縮小,你可能會說,我就算配息變少,起碼ETF漲了一段,我賺到價差了,對,如果你是之前就單筆買好的人是可以賺到價差,但很多人是長期定期定額買的,不是隻買一次,後來定期定額就一定會越買越高價,投入一樣多的錢,但能夠領到的配息就會越來越少。

還有一種人會受影響,就是買新發行的高股息ETF,因爲後來纔要進場買股的ETF,進場時會發現怎麼市面上所有過去高配息的股票都很貴,已經沒有便宜的股票,所有股票的殖利率都打六折,當持有的股票殖利率都很辛苦,這些高股息的殖利率也很難好到哪裡去。

但選股很激進是雙面刃,在多頭時有機會賺多沒錯,在空頭時會跌更多,這是一定的,所以你如果買進最近發行的這些月配ETF的話,風險就是遇到空頭的時候配息一定會少很多,而且股價十之八九會大跌。

下個結論,買高股息ETF我沒有什麼意見,因爲每月有錢領總是好事,只是你要有心理準備,照這種全民瘋ETF的情況再走下去,就一定會變成三個和尚沒水喝,殖利率越來越低,配息越配越少。

至於說要怎麼應對,我分享幾種方法給你參考。

我不是說高股息ETF全是爛東西,起碼是分散買,不是歐印一檔個股,風險比買單一個股低很多,只是現在價格被炒高了,還要繼續無腦存,單純累積張數的話,可能會碰到配息跟獲利不如預期的情況,我的想法給你參考。

◎本文獲「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驚!高股息ETF的好日子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