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非遺大集 品文化之美

來源:中國旅遊報

本報記者 魏 彪

苗族飛歌、慶陽嗩吶、蘇州評彈等不絕於耳;平陽木版年畫、宜興紫砂、餘杭紙傘等產品琳琅滿目;宜興豆腐花、香河肉餅、桂林米粉等美食濃香四溢……近日,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配套活動——非遺大集在江蘇宜興窯湖小鎮舉辦。非遺大集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數百項國家級、省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通過館、店、鋪、攤、街、水域的立體展陳形式,將南北風土人情融入江南水鄉,糅合傳統文化的厚重感與新時代氣息,帶領市民遊客沉浸式體驗一場非遺盛宴。

行走在非遺大集上,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市民遊客有的駐足細細觀摩,有的精挑細選非遺產品。來自浙江的遊客史女士一邊拍照一邊感嘆:“沒想到有這麼多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太有意思了,我對非遺有了更深的瞭解。”

此次非遺大集由“水韻江南”“食行九州”“千茶百器”“錦繡中華”“曲苑雜壇”“窯窯相望 薪火相傳”六大板塊構成。開篇“水韻江南”板塊,集中展示了江蘇省非遺保護成果。此板塊利用窯湖小鎮水域景觀,打造水上非遺市集,同時藉助老街入口的江南非遺主題館,舉辦以無錫、宜興本地特色非遺項目爲代表的江蘇省非遺專題展。

無錫紙馬非遺傳承人陶曉夢現場展示無錫紙馬製作工藝,吸引不少觀衆駐足觀看。“無錫紙馬‘印繪結合’的製作方法在全國紙馬中很少見,不單純是手工木版印刷,而是在印成的墨稿之上加以彩繪,並使用類似印戳的‘小印章’戳印,以毛筆勾點裝飾。”陶曉夢說。

“食行九州”板塊貫穿整個大集,集結全國非遺美食營造煙火生活氛圍。來自各地的非遺美食項目在老街入口區域集中呈現,同時以移動攤鋪穿插於非遺大集之中。

“快來嚐嚐,冰冰涼涼的糖球。”青島高家糖球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高士湘一邊製作糖球,一邊給遊客講解,“高家糖球香甜酥脆,有‘高家芝麻糖球’‘雪裡紅’‘翡翠糖球’等多種樣式。爲了讓大家夏天能吃上酸酸涼涼的糖球,我們還特別研製了冰凍糖球,撕開一吃,甜甜的、涼涼的,還保留原汁原味,非常受歡迎。”

“大家都可以來試一試。”宜興市糕糉團圓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黃文玲用扁擔挑起糕糉團圓,招呼着過往遊客,吸引了不少年輕人駐足拍照、體驗。“現在大家生活節奏都快,很高興通過這樣的非遺活動,讓大家慢下腳步細細品味非遺。”黃文玲笑着說。

“千茶百器”板塊以茶葉、茶器製作技藝等項目爲題材,通過室內立體展陳,突出“茶與器”的內在關聯,呈現“一方水土、一茶一器一世界”的東方意境之美。雲南劍川白曲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姜宗德抱着樂器動情地演唱了一首民族小調,隨性自然、樸實無華的表演方式,抑揚頓挫的美妙歌聲,吸引了不少觀衆駐足觀看,拍手叫好,拍照留影。

“錦繡中華”板塊通過非遺服飾展、南北繡娘展演、研學體驗、少數民族服裝秀等豐富內容,將傳統刺繡技藝與旅遊時尚融合,讓遊客切身感受非遺活態傳承的魅力。在蘇繡、湘繡、蜀繡、粵繡等各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手中,一絲一線、俯仰穿插,一幅幅精美的繡品應時而生,讓人驚豔不已。

不滅窯火,匠心永續。市集終章“窯窯相望 薪火相傳”板塊,展示拉坯、刻花、勾勒、上色、施釉等陶瓷製作工序,呈現全國各重點窯口的陶瓷製作技藝。市集現場,不少小朋友親手體驗拉坯、泥條盤築等工藝。宜興市民王女士說,這樣的活動非常好,可以讓孩子們親身體驗陶瓷製作技藝,感受非遺的獨特魅力。

大集現場,來自山西平陽的木版年畫以其誇張生動的形象、明快豔麗的色彩吸引了不少觀衆駐足欣賞。平陽木版年畫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趙國琦介紹,平陽木版年畫包括中堂畫、門畫、影壁畫等多個門類,題材以傳統內容爲主,畫面主題突出,顯現出較強的裝飾性,給人以豪放灑脫的印象。

記者在現場還看到,不少穿着漢服的遊客參與“非遺護照”探索之旅,在各場館展位前穿梭打卡。“非遺護照”項目負責人王小川介紹:“這是我們推出的一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遊戲,通過線上App和線下沉浸式互動,把非遺大會相關活動串聯起來,引導遊客尋找各地的非遺大師,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活動。”

“哇,龍來了”“好好看”……夜幕降臨,社火廣場人山人海。隨着孩子們的尖叫聲,一條栩栩如生的彩繪巨龍騰空而起,中敖火龍精彩亮相,現場歡聲笑語一浪高過一浪。“我們做非遺大集,不是做純粹的展覽,而是要真正跟生活結合起來,讓老百姓看得見、嘗得到、摸得着、帶得走,有獲得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介紹,“總體來說,非遺大集有‘五好’,即好吃、好聽、好看、好玩、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