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國產化風雲錄 國產化VS.國際化 考驗政治智慧

圖/中新社

9月風電國產化政策遭遇亂流,國產化傳出將大幅鬆綁,令部分開發商雀躍。不料,在臺廠供應鏈及歐洲開發商強大反彈下,10月初公告幾乎回到原點,僅強調3-3期國產化纔會開放。風電國產化政策該何去何從,令產業界開始深思。

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是2017年前經長沈榮津極力倡議,他以電力設備國產化的產業發展經驗,認爲臺灣成爲亞太離岸風電先驅的同時,應扶植本土化,趁機在臺灣打造風電本土產業鏈,培養本地運維技術,並進軍亞太市場。此基於地緣政治,能源轉型風險考量,深獲小英總統認同,產業政策就此成形。

蔡政府綠電政策喊得震天價響,前後二任經長沈榮津及王美花,都力挺風電國產化政策,先示範、再潛力場址、後區塊開發,臺灣透明、漸進、穩定的風電發展政策,備受日韓稱羨,而相信有未來性、有願景的臺廠供應鏈,因此大膽注資建廠,不乏砸下數十至上百億,力挺國產化政策不遺餘力。

國產化政策也因此有了一定的成果,像臺船打造的「環海翡翠輪」,就是首艘本土自制大型浮吊船;水下基礎北有世紀風電、南有興達海基,現又有洲巨加入,形成南北雙塔效應;西門子歌美颯在臺中港打造機艙組裝廠。從水下基礎、塔架、機艙底座、輪轂、鼻錐罩、風機鑄件等。

惟有的頗具國際競爭力,有的距規模經濟且獲利還有一段距離,仍需仰賴3-1、3-2風場練兵。一位熟悉產業界人士坦言:「倘若不繼續保護,風電供應鏈恐岌岌可危」,國產化少則十年,多則更長,需有長遠且穩定政策規劃,才能把產業扶植起來。

就能源安全的國安角度考量,扶植本土臺廠供應鏈,確有其必要。在7月間歐盟狀告WTO,指控臺灣選商綁住國產化違反WTO規範,加上科技廠商反映2030年之前急需綠電。經濟部在前後壓力夾擊下,棄守產業政策,逐漸向能源政策「傾斜」,可謂時勢所迫。

不過,政府施政有其延續性及信賴保護原則,不能一夕大轉彎,否則供應鏈陷入空轉斷鏈,3、40家風電概念股恐釀成股災;但政府又不能無視歐盟開放市場訴求。如何在兩者間求取平衡,考驗經濟部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