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不公?萬華人平均僅分得0.34劑疫苗 柯文哲說話了

北市柯文哲。(北市府提供)

臺北市近期展開疫苗施打計劃,但檢視14日前各區所獲得的疫苗,重災區萬華平均每人只獲得0.34劑,大安區則爲1.23劑,引發區域醫療資源差異導致分配不均一說。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北市是用歲數作爲施打標準而非用行政區劃分,強調這種比喻完全錯誤

柯文哲指出,每個行政區接種百分比是多少,必須經由事後統計,但臺北市設籍人口和居住人口其實有很大差異,事實上臺灣住在國外的人還不少,所以兩種人口數出現差異很正常,有時候算不準。

「說疫苗分配不平均,這是誤導。」柯文哲認爲,臺北市是公佈「幾歲以上」可以打,但鄰近萬華區的大醫院,包括臺大醫院和平醫院,雖然萬華人常去但地點卻不在萬華,所以不是說那個醫院打了幾支疫苗,就去除該行政區的人口,這是錯誤的類比。

柯重申,臺北市是以歲數作爲施打疫苗的標準,並非以行政區來劃分,「又不是說萬華跟大安都是80歲以上的可以打,這哪有什麼關係?」

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補充,北市大型醫院非常多,加上各行政區的門診部之外,臺北市最好的方式是有很多診所,此次施打點也增加到190個,因此共有236施打點。倘若去診所施打比較受民衆歡迎,會考慮增加相關接種站。

蔡炳坤強調,北市是用預約制度施打疫苗,好處是民衆可自由選擇最合適的地方去,因此不要用各區人數比例,我們希望能用更多社區化的方式,讓長者減少移動施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