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投票」左右北市選情 若柯勝「板塊論」形同崩盤

▲連拚逆轉vs.柯固優勢關鍵都在「分裂投票」。

東森新聞記者朱凱翔、徐家康/ 臺北報導

合一投票週六登場國民黨臺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能否逆轉?連營內部仍有信心,根據過去兩屆臺北市長暨議員選舉結果顯示投給國民黨籍市長的選民,多半也會投給藍軍市議員,投給藍軍市議員的選民也多半投給國民黨籍市長候選人,雖然今年連勝文選情艱困,但藍軍市議員依舊強勢,若是「母雞小雞失靈,小雞能否護送母雞值得觀察。

當選戰喧囂塵埃落定之後,11月29日不管是誰入主臺北市政府總會有另一方很不開心,如果連勝文逆轉勝的話,幾乎所有民調機構都被狠狠打臉,但如果柯文哲贏的話,過去政治分析所謂的「板塊論」形同崩盤。

不過,連陣營至今仍覺得有勝選希望,關鍵就在於板塊論。講臺上一字排開,選市長的站中間、選市議員的站兩邊,在地裡長也一起壯聲勢,這就是選戰常見的 「母雞帶小雞」策略,但真的有效嗎?其實從選票數字可見端倪

2006年直轄市長暨市議員選舉,郝龍斌拿到69萬票,而國民黨加上友好的新黨 以及親藍的無黨籍市議員則拿到72萬票,兩者差距不到3萬票;2010年,郝龍斌拿到79萬票,正藍、泛藍加親藍市議員拿到78萬票,兩者差距甚至縮小到1.4萬票,差距不到1%。這代表走進投票所投給藍營市長的選民,市議員也多半也選藍軍,反過來說,投藍軍議員的選民,市長也會選國民黨。

這項歷史數據對連勝文極爲有利,因爲今年藍軍市議員仍可望過半,連勝文若選輸只有一個可能:市長、市議員選不同黨的「分裂投票」大量出現。國民黨臺北市議員候選人徐弘庭表示,「我認爲會有一些分裂投票的狀況出現,這樣的比例 我們希望越低越好。」另一位黨籍候選人黃平洋說,「事實上還好耶,(分裂投票)並不嚴重,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沉默的一羣都沒有出來講話。」

包括連陣營本身、藍軍市議員都沒有反應分裂投票將大量出現的警訊,因此在最後關頭,國民黨策略仍首重鞏固藍軍板塊,再儘可能搶攻中間選民,期盼首善之都保住「藍天」、不要變「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