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者憂鬱症風險高 醫師籲「以支持代替歧視」

臺灣成人過重及肥胖比率近5成,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盛行率逾1成。臺灣肥胖醫學會、臺灣兒科醫學會及國民健康署共同呼籲,面對肥胖者應有更多尊重及關懷,以支持代替歧視。(王家瑜攝)

新冠疫情兩年多來,許多民衆減少出門而缺乏運動,導致體重直直升。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醫師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病,可能導致癌症、中風、糖尿病、憂鬱等疾病發生,但肥胖背後的原因很多,不能和懶惰畫上等號,呼籲社會大衆應以「支持」代替「歧視」,給予減重者陪伴與協助。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2016年全球肥胖人數是1975年的近3倍,肥胖已是全球重要的公衛議題。臺灣人過重及肥胖比率更是驚人,根據統計,2016至2019年成人過重或肥胖率達47.9%,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盛行率也高達11.21%。

臺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表示,肥胖對健康的危害幾乎從頭到腳都有,包括糖尿病、高血壓、中風、退化性關節炎、癌症、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孕症等。他強調,肥胖是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不僅使免疫功能受損,還會降低肺活量,萬一罹患新冠肺炎,重症風險是一般人的3倍。

「你少吃一點!」「你要多運動纔會瘦!」許多人總是會以這些話語來激勵肥胖者,但過去研究發現,肥胖者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一般人高,當自我認同越低落,越容易產生憂鬱和焦慮情緒。林文元提醒,肥胖成因複雜,社會大衆應理解「肥胖不等於懶惰或意志力薄弱」,旁人應該給予陪伴和支持,適當地鼓勵和迴應他們。

健身網紅Hana分享,自己國中時曾經胖到75公斤,後來透過飲食和運動成功瘦身。她坦言「當然偶爾會有發懶的時候」,或是因爲課業忙碌找不出時間運動,她和同學仍會互相鼓勵,運用下課10分鐘一起運動,讓她深深體悟到旁人的支持對減重的重要性。

兒童及青少年肥胖問題也不容小覷。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張皓翔分享,林小弟從國中起就愛喝含糖飲料,體重飆破100公斤,肝功能指數也跟着飆高,多年來經歷數次的減重再復胖,「只要減5公斤,肝功能指數就回到正常」,上了大學後透過飲食和運動,一年內體重降到80公斤,肝功能指數也恢復正常。

臺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指出,兒童肥胖問題須從3方面着手,適量飲食、適度運動和睡眠充足。飲食方面,建議家長以餐盤盛裝食物,不能無限制地吃;運動方面,家長務必陪孩子一起動,而不是坐在一旁看,孩子纔會有動力;睡眠方面,俗話說「一眠大一吋」,充足的睡眠有助於造骨細胞生長,只要身高增加了,BMI就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