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木料變黃金 廢木處理業者引進德國設備發電賺綠金

木料處理業者李豪(左)從德國引進生質能熱電聯產氣化發電設備,要將廢棄木料變黃金,左爲工程師Robin,中爲縣議員陳文忠。(張亦惠攝)

廢木材、營建廢棄物的去化是長期以來政府急需面對的問題,不少環保業者只是爲收取處理費卻僅租用農田任意掩埋,造成環境負擔。嘉縣盈鬆環保股份有限總經理李豪過去在德國留學時觀察到德國使用生質能氣化發電設備,發現臺灣仍無相關設備,積極引進臺灣,目前已將機器引進臺灣試轉,待能源局確認躉購費率後就能正式申請營運。

從事木棧板製作及廢木料清運工作的李豪說,發現公司木材加工下腳料去化除了製作有機肥料、燃料棒、賣給鍋爐業者作爲燃料外,再利用效益不高且途徑單一,因次2017年到德國取經,得知有相關技術可將廢棄物轉換爲熱能及電能,因此着手引進工作,上週已有2組設備順利運抵臺灣,目前正在進行最後組裝作業。

長期非常關心此議題的縣議員陳文忠指出,廢棄物去化是很重要的議題,許多清運業者便宜行事,隨意將廢木材堆置在農地上等,惡性循環,若能達成循環再利用對環境有很大的助益。

盈鬆公司聘請的德國工程師Robin去年底即到德國原廠做相關工作對接,Robin指出,生質能熱電聯產氣化發電設備是將下腳料破碎後乾燥,將木材在厭氧環境中以上千度的高溫裂解後氧化、還原產生木煤氣,再利用木煤氣驅動發電機引擎。

李豪說,目前臺灣還沒有具規模的成功案例,因此正在等待能源局制定這類發電的躉購電價,若電價符合成本的話會再擴大規模,目前公司共進口3臺每小時可發電49千瓦及3臺每小時可發電70千瓦的設備,發電機設備可24小時營運,每年扣除歲修可運轉超過345天,發電效益相當高,且產生的熱氣還能供給其餘有需求的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