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族羣 資產題材抗通膨

紡纖資產族羣今年營運

通膨加劇升息壓力,已讓有資產題材的紡織族羣如南染(1410)、佳和(1449),近期在大盤修正時成短線抗跌、甚至逆勢上漲的個股;市場預期,一些手中有土地資產、商辦及科技園區正在開發的紡纖股如遠東新(1402)、南紡(1440)等,更有機會成中長期資金抗通膨進駐的標的。

染整加工業務量佔營收3成多的南染,將退出染整業經營,轉型爲不動產租賃業務爲主。南染預估,舊廠房若以出租金額計算會比先前本業獲利還高。南染在宣佈轉型後,上週股價已創近十年來新高,一週漲幅達2成左右。

利用閒置資產結合不動產開發,佳和近二年來營建事業營收佔比逐年增加,手中也有智慧園區廠辦出售。

市場認爲,土地資產確實是高通膨資金避險的標的之一,而手中有長期土地資產可開發的紡纖土地大戶,近期如有實質開發的事項,更容易成爲中長期投資資金所青睞。

遠東新可以算是國內紡織族羣擁有最多土地,在全臺各地所擁有土地總面積達57萬坪。遠東新在今年的股東會上指出,主要土地資產集中在北臺灣,現階段開發重點包含新北市板橋區的「臺北遠東通訊園區」,園區內高級住宅大樓專二B預計今年第四季進入銷售階段,總銷售坪數超過7,000坪,預料將創造可觀收益。

興建中的TPKE研發大樓則由國際知名公司承租,預估隨着各項建案陸續完工,將進一步帶動租金收益。

另一紡織土地資產大戶則是南紡,在全臺有超過22萬坪土地,目前南紡臺南仁德廠開發計劃在去年已上路;依南紡規劃,仁德暨化纖廠區土地資產活化規畫,是將既有46公頃工業區土地轉型爲「南紡科技園區(TST PARK)」,規劃以5G、AI智慧相關產業爲園區產業發展主軸,滿足5G產業需求的全方位科技園區。

南紡已進行資產活化,繼續調整閒置土地、廠房,創造更大的資產效益;其中後甲基地三、四期與南紡科技園區開發等,均是南紡未來五至十年的明日之星。南紡科技園區擬規劃分區分期開發,近9萬坪可立即開發;另新市廠近3萬坪也可供立即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