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越冬荔枝椿象成蟲 臺南首創無人機施用化學藥劑

臺南市政府與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合作,以無人機施用化學藥劑防治荔枝椿象越冬成蟲,盼降低成蟲密度並減少越冬後繁殖情形,減少龍眼、荔枝等產業損失。(臺南市農業局提供) 中央社

荔枝椿象繁殖力驚人,造成龍眼、荔枝等產業損失甚鉅。南市府與臺南區農改場超前佈署,首創以無人機施用化學藥劑防治越冬成蟲,降低荔枝椿象成蟲密度並減少越冬後繁殖情形。

依臺南市農業局資料,荔枝椿象1年一個世代,生活史包括卵(2至8月)、若蟲(4至10月)及成蟲3個時期,以成蟲越冬;雌蟲一生可產卵10到12次,每次產14顆卵,繁殖力驚人,造成龍眼、荔枝等產業損失,影響甚鉅。

農業局長李建裕今天表示,臺南市是全臺龍眼最大產區,市府推動智慧農業與植物疫病蟲害防治結合,繼今年3月首次以無人機施放平腹小蜂卵片(72萬平腹小蜂上工)深入山區粗放、廢耕果園防治荔枝椿象;這次再獲得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支持,在龍眼採收整枝清園後至年底期間,首次以無人機施用化學藥劑試驗,辦理區域共同防治。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副組長顏辰鳳表示,這項計劃可降低荔枝椿象成蟲密度及減少隔年繁殖情形,並期在試驗完成後登記爲無人機施用於無患子科作物荔枝椿象害蟲防治藥劑使用方法,造福山區農友,解決人力不足及果園孳生害蟲問題。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長羅正宗說明,無人機受限山區地形不易操作,在果樹應用試驗較爲困難,透過探討荔枝椿象成蟲越冬前後對藥劑感受性差異,並測試3種荔枝椿象登記藥劑在不同稀釋倍數下,檢視對荔枝椿象越冬成蟲防治效果,試驗結果以20%亞滅培水溶性粉劑稀釋倍率400倍越冬成蟲防治率最佳。

另外,更與雲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陳靜茹合作,透過場域建模加上運用無人機進行高空辨識樹種及定位,搭配無人機路徑演算,建置精準噴藥路線,展現智慧農業研發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