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天坑!北市今年要抓156處風險熱區 透地雷達排程曝光

臺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之前發生大天坑,隔一天再度出現新的沉陷點,北市府緊急處理,目前道路已經修復完成。本報資料照片

臺北市天坑事件頻繁,爲了預防再有路面塌陷意外,北市府今年度排定50公里、156處路段的熱區掃描,各行政區都有,將排定透地雷達偵測地面下狀況,將比照日本國土交通省的認定,依照孔洞的寬度及深度分等級緊急處理,只要是30公分以內坑洞會立即改善處理,不必開挖;另也會分ABC等級,A級路段每年定期追蹤、B等級3年定期追蹤、C等級5年定期追蹤。

北市新工處長林昆虎表示,工務局針對熱區透地雷達偵測地底下狀況後,也會與管線單位相互勾稽,由管線單位提供老舊管線、或有發現有漏水等狀況的管線,也會列後續改善,持續辦理。

至於如何擇定風險篩檢熱區,工務局表示,北市府是根據近3年管線單位搶修位置半徑5公尺內,曾發生有坑洞、凹陷或隆起紀錄地點,就會被列爲風險篩檢熱區。

目前156處透地雷達檢測,上月已經針對南京西路等6處完成透地雷達偵測;本月會再針對中山、大同、中正、萬華48處;11月大安、文山、松山、信義50處;12月士林、北投、內湖、南港52處檢測。

至於地下孔洞透地雷達巡檢,結果透地雷達車掃描有孔洞訊號,會再由手推透地雷達掃描、鑽心確認孔洞深度,再來一趙孔洞的大小、深度採取對應措施。如果發現地底下30公分以內的孔洞,就會立即改善,但如果是30公分以下深度,就會視孔洞的大小狀況評估。

臺北市天坑事件頻繁,爲了預防再有路面塌陷意外,北市府今年度排定50公里、156處路段的熱區掃描,各行政區都有,將排定透地雷達偵測地面下狀況。圖/北市府提供

臺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59巷日前也出現「天坑」,目前道路也已修復完成。圖/議員陳怡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