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之後會怎麼樣?看保定就夠了

文/守一

疫情防控策略全面轉向,這已是毋庸置疑的既成事實。

有兩個可參考的細節:一是今天北京宣佈市民進入商超、商務樓宇及各類公共場所,不再查驗覈酸檢測陰性證明。這是很多地方已經執行的政策,但以北京的特殊地位以及當下的疫情形勢來看,風向意義很明顯了。

二是更早之前的11月28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專家已經說,“當前流行毒株的致病力比較弱,在全國已經完成基礎免疫的條件下,按乙類管理已經不成爲問題”。

對病毒的“定性”變了,作爲過往疫情防控核心的核酸檢測逐步取消了,放開就是一種必然。

放開之後會怎麼樣?於是成爲很多人關心的問題。這幾天的河北保定,是觀察這一疑惑的比較合適的樣本。

最近有很多保定網友在發聲,其中不少是吐槽。問題主要集中反映身邊陽性人員太多,很容易感染,然後身體難受,想去買藥卻經常買不到藥。同時快遞、供暖等日常服務也出現問題,一個原因也是快遞小哥和供暖人員發燒較多。

至於關鍵的醫療問題,有人說120或者醫院接診陽性不及時甚至拒接,有的說是不敢去醫院。因爲去一趟回來之後,可能反而會被感染。另外醫護人員可能感染的也多,就會導致醫療資源更缺。

總之,給人的觀感就是放開之後遍地是陽性,民衆生活和就醫因此受到很大影響。

但同時官方迴應卻是,“網上誇張的成分太大”。這一說法也被不少當地或者外地的網友認同,認爲很多吐槽就是放大恐慌情緒,誇大了一個“感冒”所帶來的危害。

孰是孰非,一下子變得很難辨別。這可能就是放開之後的過渡期必然會出現的景觀。

隨着陽性人員突然增多,加上長久以來封控造成的本能緊張,社會情緒出現反彈是少不了的。曾經一個城市出現一個病例,都會如臨大敵的社會,現在自己或者身邊人感染,要做到非常冷靜淡定,確實也不容易。

不過一個底線視角是,有沒有什麼危重症看不上病?只要危重症的比例不高,且能夠及時得到收治,其他羣體短期身體或者心理上的痛苦,隨着時間延續,應該是可以慢慢適應的。而這些放開的痛苦,相對於之前嚴苛管控造成的問題來說,是可以也是不得不忍受的。

面對保定的“民怨沸騰”,網上也有一種不解是說——廣州放開的更早,廣州怎麼沒像保定這樣出現這麼多問題呢?

這的確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爲現在缺乏客觀數據,很難比對廣州和保定真實感染的人數,也就沒法判定疫情的分化,是因爲疫情形勢不同,還是觀念不同,或者社會管理的水平有差距。

但就一般的觀念而言,廣州代表着經濟和社會觀念更發達的地區,而保定相對要“落後”一些。也因此,保定確實是更適合觀察“放開後會這樣的”樣本。

從人口來看,保定絕對算得上是“大城市”,常住人口過千萬。而它的醫療資源,卻算不上豐富。查到個兩年前的統計數據,保定的千人牀位數、千人醫生數,都排不進中國城市的前50。

另外就公共管理水平、社會人羣整體對病毒的觀念等看,保定應該都不算領先的那一撥兒。所以如果保定放開沒啥大問題,那其他地方應該也不會有啥大問題。

那就目前來看,保定的狀況有啥“大問題”嗎?至少相對於嚴格管控期很多地方的輿情生態來說,還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當然,這不是說保定可以無視民衆的吐槽,繼續這樣躺平式放開。進行必要的信息疏導、加快理順分級診療,讓更多人知道感染了之後怎麼辦;對快遞、供暖等民生領域出現的問題,及時想辦法推動解決,都是必須要做的。

其實真正支持放開的人從來不贊同躺平,相反,放開對地方政府是更高的要求、更難的考驗。地方如果做不好,那是自己不行,而不是放開的鍋。